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9-06-28 作者:佚名 來源:農民日報
近年來,貴州省岑鞏縣大力推廣循環種養模式,帶動農民增收。圖為思旸鎮代店村黨支部書記歐家輝(左)指導農戶修剪管理果樹。吳壽靜攝
圖為周良坤收獲稻田魚。吳壽靜攝
圖為代店村養殖的黑毛豬。吳壽靜攝
正午時分,沿著馬鞍坡望去,代店村滿山遍野的李子樹,果實顆顆嫩綠簇擁在枝干上,孕育著村民們沉甸甸的脫貧希望。“把黑毛豬的排泄物全部流進特建的大號化糞池,經過發酵后再用管道輸送到果園里。這就是我們村的‘果-沼-畜’模式,實現了豬進圈、糞進池、沼渣沼液進田地的生態循環農業!辟F州省岑鞏縣思旸鎮代店村黨支部書記歐家輝說。
近年來,在岑鞏縣,發展“循環種養”成為脫貧致富的有力形式。當地立足氣候特點和資源優勢,大力發展循環種養產業,實現“一地多用、一田多收”。同時,走“黨支部+合作社+貧困戶”的黨社聯建新路子,讓精準扶貧實現村村有產業,戶戶能增收。
“在黨支部的帶領下,我把‘特惠貸’資金入股村里的合作社,已經分紅2次了,每次都有3000元。”代店村村民楊平召激動地說。46的老楊是代店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在精準扶貧政策的扶持中,他積極將產業扶持資金入股村里的黑毛豬和見桿李產業,2016年就一舉摘掉了“帽子”。
按照“支部+產業”的模式,代店村黨支部牽頭成立了岑鞏縣金農綠園種養殖專業合作社,發展了400余畝見桿李產業,村民按照自愿原則,用資金、荒山、田土入股合作社,每年按比例分紅。
“看到產業發展得這么好,我也入股合作社,每年也領到了不少分紅的錢,在黨支部的帶領下,大家從中看到了希望,對村子的發展也充滿了信心!贝迕裢跖d和說。王興和是代店村馬鞍坡組的貧困戶,他把家中的5畝地入股了合作社發展產業,加上自己務工的收入,去年順利實現了脫貧愿望。
隨著見桿李規模的不斷擴大,需要農家肥的數量不斷增加,于是代店村就近在果園基地里修建起了標準化養豬場,飼養了200多頭黑毛豬。通過“種養結合”方式,實現農業提質增效、農民脫貧致富和生態環境保護的有機統一。
如今的代店村,一片果園,連接起養豬場,讓資源得到最大化利用,不僅節約了成本,還讓滿山的翠綠走進大家的視線,發展了鄉村,富裕了農民。
談起“循環種養”,岑鞏縣思旸鎮銅古田村的周良坤也很興奮,“在稻田里養魚,魚兒吃田里的害蟲、浮游生物、水稻落下的稻花,而魚排出的糞便可作為肥料,無需投放農藥,魚翻動泥土又能促進糞便分解,因而稻穗長得也比其它植株更加飽滿,循環種養經濟又環保。”
“更沒想到,去年我的稻田魚收獲時很俏市,最貴每斤賣到40元,因為是生態養殖,很多回頭客下單!”周良坤告訴我們,他本是岑鞏縣思陽鎮銅古田村的貧困戶,在黨支部的帶動下,他把政府精準扶貧的500尾魚苗放到自家的5畝水田里。僅僅出售稻田魚后就為他創收了2000多元,這讓他的干勁兒更足了。
“現在水稻插秧了,過段時間等秧苗大些又可以放魚苗,今年還要繼續發展稻田養魚!敝芰祭に懔艘还P經濟賬,一田多用,稻魚雙收,稻谷可增產5%~10%,魚畝產可達到100斤以上。
如今,循環種養不僅催生出新的產業,還改變了代店人的生產生活方式,推動了“農民就地就業、農業就地轉型、農村就地致富”。
“我跟妻子一起在生態園基地里面務工,每月有2000元的收入,不用出遠門就能夠賺錢!贝甏宕迕駨堖h良樂滋滋地說,離家近,還可以照顧孩子。張遠良和妻子何洪翠憑借過硬的種植技術和飼養技術,被合作社分別聘為果樹管理員和黑毛豬飼養員,每年僅工資收入就有4萬余元,不僅脫了貧,去年家里還新修了一棟2層小樓。
“施的是農家肥,澆的是富含礦物質的山泉水,我們的見桿李在口感和品質上更優于其它產地的李子!睔W家輝說,去年的李子都是訂單銷售到深圳,黑毛豬僅縣里的企業都是供不應求,循環種養的年產值達到了60余萬元,已實現2次分紅,覆蓋貧困群眾44戶196人。
據悉,2019年岑鞏縣將發展稻田養魚2.48萬畝,其中覆蓋貧困群眾821戶3341人,發展林下循環種養2萬畝,覆蓋貧困群眾2000戶6895人。如今,“循環種養”已成為岑鞏縣貧困群眾生態脫貧的新路子。
相關標簽:岑鞏縣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