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9-06-26 作者:佚名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杭州6月26日電(記者王俊祿)六月江南楊梅紅。清晨天色微亮,剛剛采摘下的浙江仙居楊梅便搭乘“飛的”,運往法國、意大利等國家。有“仙梅”之稱的仙居楊梅,海外訂單一年多過一年。 在長三角重要的綠色農產品供應基地浙江臺州,楊梅、蜜橘、西瓜、青蟹等特色農產品隨季節不斷呈現,18個農產品規模產地獲“中國特產之鄉”稱號。臺州近日啟用了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臺九鮮”,進一步擦亮“農字牌”,抱團闖市場。
在臺州市天臺縣寒山生態葡萄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葛凌騰正在查看葡萄長勢。這位“葡萄大王”自創了數字化生態精致栽培新模式,高品質葡萄受到市場歡迎。葛凌騰說,每畝葡萄平均產值6.82萬元,而實行“二次掛果”技術的果園,每畝產值能達到12萬多元。
橘花飄落,彈珠大小的柑橘青果掛滿枝頭。“不要小看田間地頭的老農,說不定就是國內一流的柑橘種植專家。”臺州臨海農技部門負責人說。
二十一世紀初,臨海的柑橘幾毛錢一斤;這些年,最響的品牌賣到50元一斤。山還是那座山,橘園還是那些橘園。一個大眾化的水果身價翻了幾十倍,無論科技化、標準化探索,還是合作化、精品化之路,人才是最厚重的底色。
除了培育鄉土人才和農村科技特派員制度,去年以來,臺州各縣(市、區)分別與同濟大學等國內10余所高校共建鄉村振興學院,“教授下鄉野,課堂在田頭”,為農村產業振興提供實踐指導和人才支撐。
品質,始終是打響品牌的底氣。據統計,臺州擁有水果、水產、蔬菜、茶葉、中藥材、糧油、食用菌、筍竹、畜禽等九大特色農業主導產業,已注冊農產品商標8200件。
在浙江三門灣的灘涂上,到處爬著一種青蟹,但早些年誰也沒有拿它當回事。1997年,因百年不遇的臺風,三門沿海的田地被海水浸泡40多天,糧食、柑橘、棉花等農作物短期內無法再種植,人們開始試著養殖青蟹。
順勢而為,當地政府做了兩件事:一是技術攻關。三門發動養殖戶聯合科研機構進行養殖技術攻關,探索出單養、混養、輪養、套養等多種養殖模式,大力推廣健康養殖,青蟹產量和品質穩步上升。二是搭建平臺。建成青蟹專業市場,拓寬銷售渠道,進一步擴大知名度。
如今,“三門青蟹”獲得中國馳名商標,還走出了國門。
近日,臺州市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臺九鮮”正式啟用,21家企業獲得首批使用授權。
“臺州推出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就是要讓最優質的臺州農產品遴選入‘臺九鮮’公用品牌,抱團發展,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倒逼全市農業轉型升級。”臺州市農業農村局負責人說。
為保障區域公用品牌的準入門檻,臺州制定了“主體有限定,資質有認定,產品有商標,品質有認證,標識有追溯,安全有保障”的“六有”標準。
相關標簽: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