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9-06-26 作者:佚名 來源:中國農業新聞網
中國農業新聞網訊(尚明達 記者 張培奇 范亞旭)“兩年之前我足不出戶就拿到了創業資金,今天貸款到期了,工作人員又來為我進行續貸,不但免擔保免抵押,財政還貼息,現在咱國家的扶貧政策實在是太好了!感覺這日子越過越有奔頭了!”6月25日,當談起創業的資金來源時,今年45歲的脫貧戶朱國強有感而發。
圖為6月25日,朱國強在自家雞舍內向記者展示剛剛獲得農商行10萬元續貸資金的金融扶貧貸款合同。
朱國強是河南省滑縣小鋪鄉界河路村人,因為沒有經濟來源也沒一技之長,他曾一度萎靡不振,暗暗度日,2014年被識別為貧困戶。后來,滑縣出臺了支持貧困戶創業的金融扶貧政策,農商銀行的工作人員多次到朱國強家中進行講解,鼓勵其通過自身努力實現脫貧致富。經過一次次的耐心宣講終于使朱國強重拾信心,他準備放手“大干一場”。
一周的時間貸款手續辦理完,10萬元的貸款資金就全部打到了朱國強的存折上了。于是,他租了3畝地,建了養雞場,經過兩年的努力,養雞場已存欄12000只,他也順利實現脫貧。“目前的市場價是一斤4.2元,一只雞最高可以賣30元,凈利潤在4元左右。按照生長周期兩個月來算,這12000只雞能賺4萬多,一年下來能賺20多萬元。”說起今年的養雞的前景,朱國強喜形于表,很難想象眼前意氣風發的老朱之前是貧困戶。
朱國強的成功不僅得益于自身的努力,還得益于當地政府的幫扶。據了解,滑縣在金融扶貧工作上下了一番“功夫”,先后成立了以縣委書記為組長的金融扶貧工作領導小組,出臺了一系列的金融扶貧政策,建立了金融服務、信用評價、風險防控和產業支撐四大體系,形成了縣級有金融扶貧服務中心、鄉級有金融服務站、村級有金融服務部的三級金融服務模式。縣政府、人民銀行、扶貧辦、金融辦等有關部門建立了扶貧政策信息資源合作共享機制,實現了金融扶貧工作無障礙溝通。“金融扶貧”政策在滑縣成為了貧困戶的堅強后盾,為貧困戶筑起了風險保障墻。
滑縣農商銀行董事長王志強說,“今年以來,我行采取‘兩免一貼’戶貸戶用、產業扶貧、企業帶貧等措施,共發放各類扶貧貸款2194戶,金額31047萬元。同時,將焦虎鄉姚寨村作為幫扶對象,派駐第一書記和幫扶工作隊,通過出資金、跑項目、引技術、轉觀念,幫助姚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8戶15人全部實現脫貧摘帽。”
圖為6月25日,朱國強在自家雞舍內喂雞。
產業發展是核心,金融支持是關鍵。以貧困村為平臺,滑縣采取分類施策,精準發力。結合經濟發展特點,對有勞動力、能夠發展產業的貧困戶加大貸款扶持力度,將糧食生產、農產品深加工、種植、養殖等特色農業和農業產業化集群培育作為支持重點。對有勞動力、沒有發展項目的貧困戶,引導勞動密集型中小微企業安排就業崗位,調配貸款資金優先發放給該類企業。對貧困戶及已脫貧戶,最大限度給予信貸支持,推出“最高額循環使用貸款”,采用“一次授信、余額控制、循環使用、隨用隨貸”的貸款模式。
為讓基層群眾了解金融扶貧政策,滑縣還通過金融扶貧知識下鄉、金融夜校、整村授信、產品推介會、銀企座談會等形式,為縣域企業及農戶進行金融知識培訓,宣講金融風險防范,推出一系列金融產品、便民舉措。今年以來,全縣通過整村授信、金融夜校等形式開展金融扶貧宣傳100余場次,發放“金燕扶貧小額貸”等宣傳資料50000余份。
相關標簽:滑縣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