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9-06-21 作者:呂兵兵 來源:中國農業新聞網
中國農業新聞網訊(記者 呂兵兵)6月上中旬,齊魯大地麥收進入高峰期,各地豐產形勢喜人,我國冬小麥高產紀錄被連續刷新:6月12日,在山東泰安市岱岳區馬莊鎮岳洋農作物合作社承擔實施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糧豐項目——“小麥綠色高質高效生產模式與技術集成示范”項目區,經實收測產超高產攻關田畝產達828.7公斤,刷新全國冬小麥單產最高紀錄;6月16日,在淄博市桓臺縣糧食綠色高質高效創建項目小麥高產攻關田,經實收測產畝產達835.2公斤,再次提升我國冬小麥單產極限。
6月21日,煙臺市農科院選育的煙農1212小麥新品種分別在萊州和萊陽突破全國小麥單產最高紀錄和全國旱地小麥單產最高紀錄。由農業農村部組成的小麥實收測產專家組先后在招遠、萊州、萊陽對煙臺市承擔、市農業農村局實施的糧食綠色高質高效創建小麥田進行實收測產。招遠穗豐合作社的小麥高產田實收3.62畝,畝產806.3公斤。萊州金海種業的小麥高產田實收3.33,畝產840.7斤,創全國小麥單產紀錄。萊陽大黑石埠村旱地小麥高產田實收3.3畝,畝產731.85公斤,刷新1997年市農科院選育的魯麥21創造的693.64公斤的全國旱地小麥高產紀錄。
據悉,此次實收驗測產專家組成員包括揚州大學研究員郭文善、中國農科院作物所研究員肖世和、中國農業大學研究員王志敏, 河南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研究員毛鳳梧、山東省農科院作物所研究員王法宏、全國農技推廣中心研究員湯松、山東農技總站研究員鞠正春。實收中,專家們實地查看了小麥田間長勢后,按照農業農村部有關要求,對實收麥田經過丈量、機械收獲脫粒、稱重、水分測定、取樣測定雜質率等環節。
煙農1212小麥新品種選育者姜鴻明介紹,煙農1212小麥新品種具有“一高五抗”即高產和抗寒、抗病、抗倒伏、抗干熱風、抗衰老等突出優點,生育后期仍能保持較大的綠葉面積,灌漿持續期長,灌漿強度大,落黃好,活棵成熟,“源足、庫大”粒重高,具有良好的產量潛力。2015年6月22日,山東省農業廳組織有關專家對煙農1212的小麥高產創建攻關田進行實收測產。實收3.05畝,平均畝產達到了809.13公斤,創2015年山東省小麥最高紀錄。2016年6月20日,受農業部種植業管理司委托,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組織有關小麥專家,對 煙農1212的20畝高產攻關田進行實收驗測產,實收面積3.53畝,畝產828.5公斤,創全國冬小麥單產最高紀錄。2017年,山東省農業廳組成的專家實收驗收組對龍口糧食綠色高質高效創建小麥田煙農1212實收結果畝產801.3公斤。今年,山東省農業農村廳組成的專家實收驗收組對濟寧市兗州區史家王子村糧食綠色高質高效創建小麥田3.1畝煙農1212實收,畝產803公斤。煙農1212連續多年、多地單產在800公斤以上,充分驗證了煙農1212的高產能力,而且今年創造全國旱地小麥高產紀錄,進一步證明煙農1212同時兼具節水能力。
良種還需要良好的栽培技術管理才能獲得高產,煙農1212不斷刷新單產記錄,除了品種特性優良這個內因,還得益于配套的栽培技術。近年來,煙臺市農科院與各縣市農技推廣部門不斷總結近年高產創建成功經驗,結合試驗研究和外地經驗,實施“一深、二增、三防、四改”小麥綠色優質超高產栽培標準化技術模式。即:“一深”,就是播前深耕翻25厘米左右,加厚活土層,耕后耙透壓實,創造良好的播種條件,提高地壤滲水、蓄水、保肥和供肥能力,防旱、防凍。“二增”,就是通過施用有機肥和秸稈還田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以培肥地力;優化施肥結構,減少氨態氮肥投入,增加所施化肥中鉀肥的比例,以滿足超高產小麥對鉀元素需求量增加的要求!叭馈,就是根據病蟲草害發生規律,優化農藥使用結構,抓好播種期、秋苗期、春季和生育后期的病蟲草害綜合防治;針對超高產麥田群體大、穗重高的特點,綜合調控防倒伏;全生育期統籌考慮,結合后期“一噴三防”,護根、保葉、增粒重!八母摹,就是改傳統“窄背等行套”為寬畦寬幅播種,提高土地、光熱資源利用率,健壯個體發育,穗足粒多;改使用常規高產品種為“源足、庫大、流暢”、耐肥抗倒、收獲指數高、具有超高產潛力的新品種;改傳統粗放施肥為配方施肥、氮肥后移,提高肥料利用率,改善小麥品質;改后期單純進行病蟲防治為采用新型高效農藥與葉面肥料靈活進行“一噴多防”,防早衰、增粒重,實現高產。
另外,適應綠色高質高效生產目標,在上述技術模式運用的基礎上著力在病蟲綠色防控、水肥一體化、全程生產機械化、防災減災方面進行新的探索與總裝集成應用,取得了明顯的效果。
相關標簽:煙臺市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