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日韩精品-av日韩高清-av秋霞-av片在线免费看-欧美视频一区二区-欧美视频一区

84農業網

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行業:養豬|養牛|養羊|養兔|養魚|養雞|養蛇|養鵝|養鴨|養龜|養蝦|養蟹|養鹿|養蠶|黃粉蟲

行業:水稻|玉米|花生|小麥|大豆|茶葉|棉花|油菜|鵪鶉|牛蛙|黃鱔|泥鰍|蚯蚓|養驢|養蠅蛆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資訊 > 國內新聞

甘肅天祝:綠色產業讓易地扶貧搬遷搬來秀美山川幸福家園

84農業網   時間:2019-06-19    作者:佚名    來源:新甘肅·每日甘肅網

陳志平正在拉運香菇菌種

初夏時節,在甘肅省天祝藏族自治縣松山鎮南陽山片易地扶貧搬遷移民點,35歲的陳志平正在拉運香菇菌種,今年他要經營三個香菇大棚。

陳志平為什么要養殖香菇?

站在天祝臣祥菌業科技有限公司食用菌產業化生產循環經濟產業園香菇菌種棒傳輸帶前,陳志平一邊裝著菌棒一邊向記者說:“這兩年我看到許多戶都在搞大棚養殖,一個大棚的利潤都保底在一萬多元以上!今年我也要種!”“不但要把政府為我們每戶建設的1座棚利用起來,今年我還租了兩座!”

不僅有陳志平。6月以來,在松山鎮南陽山片易地扶貧搬遷移民點,許多農戶都在忙碌著食用菌種的上架,開啟一年的食用菌大棚養殖。

天祝縣松山灘上正崛起綠色產業,吹響綠色發展的號角。

產業園里話豐年

正當陳志平在忙碌的時候,產業園里,許多農戶還圍繞在園區技術員游年雪周圍討論著今年食用菌的發展。

“大家看!這是滑子菇,最適宜生長的溫度是13℃—20℃、濕度在50%—85%,天祝的春夏季節氣候非常適宜它生長。”游年雪拿著菌棒對大家說,“菌種棒上架后,刮開結菌口,澆水,讓其生長,第一茬從長菇到采菇是20天,棒均可產1斤滑子菇,二茬、三茬加起來棒均可再產1斤,這樣一個菌棒一年平均有2斤產量。按照今年協議收購價3元計算,一個棒的產值就是6元。刨除每棒3.5元的成本,一棒的利潤就是2.5元。而一個200平方米養殖暖棚有1萬個棒,這樣下來就是25000元!”

游年雪介紹香菇種植情況

聽著游年雪算的這筆賬,農戶們一邊露出振奮的笑容,一邊紛紛點頭說:“這個好!”“要是種上幾個棚不就發了!”“是啊!這比原來在山上種小麥、洋芋強太多了!”

今年53歲的游年雪,是天祝臣祥菌業科技有限公司食用菌產業化生產循環經濟產業園技術員。之前,他曾在福建寧德從事食用菌產業研究30余年,是食用菌種植專家。

他說:“新鮮的滑子菇可以制作成高品質罐頭,如果能對接好國內、國際食品企業,一斤滑子菇價格在30元。”

講完滑子菇,許多農戶還關心香菇。

在香菇菌種基地,游年雪拿著菌棒說:“香菇菌種棒上架后要先開袋,第一茬從長菇到采菇是30天,一棒產量在四兩到半斤,按照今年協議收購價4.5元計算,一棒按半斤算就是2.25元,一棚1萬棒,產值就是22500元。香菇一年可三茬,刨除二三茬的產量減少和成本,一個棚一年約3萬元利潤。”

記者從農戶拉運菌棒現場這一筆筆賬中獲悉,農戶從事食用菌養殖,不僅有天祝臣祥菌業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優質菌種,還為農戶提供手把手的技術指導,更為農戶簽訂了養殖收購協議,解決了產供銷的難題。

綠色產業迸發小康動能

天祝藏族自治縣松山鎮副鎮長張海金介紹,該鎮南陽山片易地扶貧搬遷移民點,是將生活在海拔2800米左右的高深山區和生態功能區農牧民群眾分批次搬遷到水川區域和沿路沿線集鎮。

南陽山片易地扶貧搬遷工程2、3號移民安置點——德吉新村社區位于松山灘滿洲營,距縣城22公里,于2014年建成。現已搬遷入住894戶3907人,其中建檔立卡戶403戶1766人。主要安置東坪、朵什、哈溪、大紅溝、賽什斯、西大灘、安遠、松山等8個鄉鎮、51個村的移民群眾。

南陽山片5、7號移民點是全縣2016年生態移民主要安置點,設立達秀、秀杰、華吉塘、藜香四個行政村。位于松山鎮東部,距鎮政府所在地10公里,屬南陽山小康供水工程輻射區,地勢平坦、交通便利、土地資源豐富,適合搬遷安置群眾。

為解決易地扶貧搬遷和生態移民后續產業發展問題,僅養殖暖棚建設,2014年政府在南陽山片易地扶貧搬遷工程2、3號移民安置點,為每戶建設200平方米養殖暖棚1座,累計建成866座,其中556座用于養殖,150座用于食用菌種植。在5、7號移民安置點戶均1座棚的標準建成日光溫室、養畜暖棚1116座。去年農戶采購一棒食用菌菌種政府補助2元,像一棒滑子菇菌種的價格是3.5元,農戶只需出1.5元,這樣利潤會更大。

在天祝藏族自治縣南陽山片易地扶貧搬遷工程2、3號移民安置點——德吉新村社區,68歲的包含蓮正在自家的院落里欣賞著從海拔2000多米的老家遷來的荷包花。

見到記者來訪,她客氣地將記者讓進二層樓房內的客廳里。她笑著說:“現在忙完食用菌大棚和藜麥的活兒外,我就喜歡弄院子里的花草,你看那荷包花、牡丹花、月季花,讓人越看越高興!”

包含蓮在新家二層樓房的客廳里

包含蓮介紹,他們家是2016年從天祝縣東坪鄉扎帳村山區搬遷到位于松山鎮松山灘滿洲營的德吉新村社區,之前家里都沒有見過蘑菇大棚。2017年試種后發現,這不僅比在山上種小麥、洋芋輕松,收成還高出了許多。2018年,她家一口氣租了11個大棚,一個大棚收益在1萬多元,全家實現脫貧。今年她家又租了7個大棚。

在進行大棚食用菌養殖外,去年,包含蓮家還流轉了300多畝藜麥,并與當地一家藜麥加工企業簽訂購銷協議,一畝藜麥平均畝產400斤,價格為4元,一畝產值1600元,300畝藜麥產值就是40多萬元。刨除聘用工人等成本,收入在30萬元左右。

“搬遷下來,好處多得沒法說!”包含蓮說,“老家扎帳村的山又高又陡!要到附近鄉鎮買東西需要走20多公里山路,有些山路路邊就是懸崖,遇到大雪就封山封路了!過去種了些旱地,小麥、洋芋靠天收,一年只能夠吃,收入靠外出打工,如今在平地上種香菇、種藜麥,不用出去打工了,比打工好到哪里去了?”

陳志平就是看到像包含蓮這樣的戶因養殖食用菌致富后,也選擇開始食用菌生產的。

游年雪介紹,甘肅天祝是我國發展中低溫食用菌品種的適宜氣候區,品質非常好!比如滑子菇最適宜生長的溫度是13℃—20℃、濕度在50%—85%,赤松茸最適宜生長的溫度是15℃—20℃、濕度在60%,香菇最適宜生長的溫度是20℃—25℃、濕度在87%以上,而天祝春夏季節的氣候均為這些食用菌品種生長提供了天然的理想區間。

6月初,(國家)食品行業生產力促進中心授予天祝縣“中國高原食用菌之鄉”譽名,成為首個被榮稱為“中國高原食用菌之鄉”的縣。

綠色崛起綻放秀美山川

村民們在德吉新村社區的扶貧車間里做一單校服

張海金介紹,為實現移民群眾“搬得來、穩得住、能脫貧、可致富”的目標,縣、鎮黨委政府堅持問題導向,著力解決移民群眾安全用水、增收產業、環境治理、社會管理等問題,統一規劃建設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成小學、幼兒園、衛生室等公共服務設施,并配套水、電、路、綠化以及金融、通訊等輔助設施。建成南陽山生態移民小康供水工程,每年從金強河向南陽山片引水3080萬立方米,用于人畜飲水、土地灌溉,有效解決了南陽山片水資源短缺的“瓶頸”問題。

堅持產業先行,制定了“124”的產業發展思路。即主推“一個抓手”,始終以產業發展作為群眾脫貧致富的主抓手;培育“兩大產業”,大力發展特色養殖業和特色種植業;打造“四個基地”,一是以香菇、赤松茸、金針菇為代表的食用菌生產基地;二是以高原藜麥為主的藜麥種植基地;三是以湖羊、甘肅高山細毛羊、白牦牛為代表的特色養殖基地;四是以長壽豆、龍芽菜為代表的高原綠色有機蔬菜種植基地;通過“農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合作形式,推行“訂單+保單”的收益保障機制,建立群眾與企業、合作社穩定的利益聯結機制,實現了由“要我脫貧”向“我要脫貧”轉變。通過綠色產業發展,有效拓寬了群眾增收渠道,為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張海金介紹,比如,正在建設的天祝縣純潔高原藜麥扶貧產業園,緊緊圍繞“一都五中心”理念規劃,采用“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種植模式和“訂單+保單”的保障模式,已在12個鄉鎮落實種植地塊3.98萬畝,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16萬畝。并在種植中達到生產資料統一、技術服務統一、種植標準統一、收購統一方。縣農業農村局及相關鄉鎮與純潔高原公司達成一致,公司將與農民專業合作社簽訂收購合同,分三個等次分別按每斤6.5元、5.5元、4.5元進行統一收購。

天祝縣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張永堂介紹,今年4月25日,天祝縣總投資1.79億元、占地297畝的天祝縣金雞扶貧產業園已經投產,園區將建設年存欄30萬只青年雞養殖區1個、年存欄30萬只蛋雞養殖區3個、配套預混料廠、有機肥廠和綜合辦公區。

項目完全建和運營成后,年產殼蛋2億枚,綠色母雞60萬只,有機肥1.2萬噸,預混料2萬噸,年生產總值可達3.5億元以上,利潤450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租金90%用于貧困戶分紅受益,可為天祝縣貧困村和貧困戶年增加收益1200萬元左右。項目建設中,建筑、安裝等企業就近招用貧困人口200多人。園區全面投產后可直接吸納貧困人口就業200人。同時圍繞生產所需,年新增運輸5300余車次,帶動周邊餐飲、住宿、旅游、汽車服務業務發展,可間接增加就業崗位200個。

包含蓮的鄰居周學蓮說:“搬遷下來還是好!過去吃水靠背,下山靠走,現在家家戶戶都是二層樓,還有前庭后院,屋里屋外的環境跟城里基本一樣。特別是小孩上學,家門口就是學校!”

松山鎮德吉小學的學生們正在舉行音樂課之外的音樂社團活動

如今,在甘肅省天祝藏族自治縣松山鎮南陽山片易地扶貧搬遷移民點社區周邊,食用菌生產基地、藜麥種植基地、特色養殖基地、高原綠色有機蔬菜種植基地連片發展。德吉新村社區已經成為管理有序、功能齊全、服務完善、文明祥和的新型農村社區。

張海金說:“天祝縣這場異地扶貧搬遷,既是扶貧搬遷也是生態搬遷,農牧民群眾從海拔2800米左右的高深山區和生態功能區分批次搬遷到水川區域和沿路沿線集鎮,原來的山更綠了,現在的川也更綠了,更美了。這一搬,搬出了秀美山川,也搬來了幸福家園。”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

閱讀排行榜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李雪琴个人资料及简历| 欧美重口| 五帝钱顺序排列图片| 五月天诺亚方舟| 李采潭和黑人50分钟| 电影世界冒险记| 战狼7| 生死千里| 洪熙| 日本电视剧《阿信》| 新一剪梅电视剧演员表| 艳堂| 东莞久久精工机械有限公司| 娄际成| 视频污污| 朱丽安·摩尔| 舅舅的孩子怎么称呼| 在线播放国内自拍情侣酒店| 雪中悍刀行第一季电视剧免费观看| 祝福语生日| 婚前婚后电影高清完整版| | 眉间尺| 18岁在线观看| jjdd| 乱世危情电视剧演员表| 尤克里里指弹谱| 克里斯蒂娜·阿奎莱拉| 妈妈的朋电影| 暗潮危机电影完整版在线观看| 蜘蛛侠4英雄无归| 芳飞| 张志忠演员| 电影《神丐》| 繁华在线观看| 常虹| 一级片黄色毛片| 房子传| 月亮电影| 最新电影免费观看| 护航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