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9-06-05 作者:佚名 來源: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
放棄了蒸蒸日上的可再生能源供暖供冷開發項目,湖南衡陽85后青年譚俊突然轉向了油茶種植。5月19日,譚俊對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的解釋是,自幼喪父的他是祖父母帶大的,現在祖父患帕金森綜合征等多種疾病,需要自己來照顧。另一方面,我國糧油產品依賴國外進口,油茶是世界上最好的植物食用油,還可利用荒山瘠地開發栽種,“志當一搏”。
小小油茶果吸引創業成功者回到家鄉
“從城市回到鄉村創業,是對親情的眷顧,也是對生養我的家鄉的回報。”2016年,譚俊創辦了“湖南天行健能源管理有限公司”。同年,他就和團隊一起完成了第一個項目——恒瑞國際大酒店的節能項目。此后公司項目不斷。
彼時,湖南省衡陽市通過不斷優化油茶產業鏈,大力推動油茶產業與產業扶貧、旅游觀光、創業就業相結合,期望其成為打通綠色富民渠道的重要舉措。
據了解,我國的油茶樹廣泛栽種于湖南、湖北、廣東、廣西、江西、貴州等15個南方省份的高山及丘陵地帶,全國總種植面積達6550萬畝。同時,我國也是茶油產出最多的國家,年產量約60萬噸,占世界的90%。但油茶種植投入大、回報晚。一些地方疏于管理、多年丟荒,面積日益萎縮;有的則沒有及時種改,產能大幅下降。
譚俊回到家鄉后,和親戚一起籌集資金,精心開發豐產油茶林基地5萬畝,聯接農戶3.6萬戶。“很多人可以在家門口就業,這樣不就少了留守老人和兒童嗎?”
據悉,近年來,貌不驚人的小小油茶果吸引了很多像譚俊一樣的青年來到鄉村創業,湖南豐圓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王順華帶著在新疆從事建筑行業所掙的全副身家回到了衡陽市祁東縣老家,流轉了2000畝土地用來種植油茶;從上海從事化工行業的王啟龍也回到家鄉成立了衡陽縣楚峰種養專業合作社,承包了1300多畝的土地種油茶。
2018全年,衡陽共完成油茶造林14.17萬畝、低產林改造17.57萬畝、幼林撫育69.59萬畝。
小醬菜的轉型大夢想
韓國泡菜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國有那么優秀的飲食文化,竟然無緣入選?有9年留學經歷的丁梟瀟之前很疑惑,無論是“老干媽”還是從家鄉帶去的自制醬菜,他在與世界各地的友人分享時,明顯能看出中國醬菜更受 “吃貨”的喜歡。
丁梟瀟慢慢了解到原因:飲食受追捧不僅取決于味道,同時取決于是否有益健康。韓國泡菜的鹽度和辣度控制在4度左右,不同于其他醬菜、泡菜的高鹽、高辣。
丁家制泡菜歷史不短。1992年,丁梟瀟的父親、伯伯就成立了丁記醬品廠,20多年來走低價位銷售路線。一份市場調查顯示,僅一個湖南省,目前醬菜缺口一年達50億元,市場空間大。同時,市場格局中,走高端路線的傳統醬菜企業比較少,只有北京六必居、四川涪陵醬菜、揚州醬菜等。
2016年,歸國創業的丁梟瀟重組雁峰丁記醬品廠,并在衡南縣工業園內新建現代化廠房,立志做中國醬菜文化發揚者。
丁梟瀟在調研中發現,市面上不少醬腌菜產品用食品添加劑腌制,三五天便能做好上市。而這樣的醬菜亞硝酸鹽等成分含量高,屬暴鹽菜。丁記醬品廠自成立起一直堅持腌制后醬制,時間上需要35天。
丁梟瀟說,在產品品種方面,一方面恢復古法,上世紀80年代,臘八豆、佛手姜、什錦菜等醬菜很受歡迎,但由于技術工人的斷檔,現在有些味道都不正宗了,要將這些做法繼承發展下去。另外一方面創新品種,用瓜果做原材料,這樣醬菜的水分含量高、口感清脆,且維生素含量高。此外,要走低鹽、低辣的路線。因為鹽度和辣度控制在4度以下,會產生大量乳酸,這些乳酸對于人們控制“三高”有所幫助。
獨特的技術控制和管理理念,讓丁記醬菜在兩年多里銷售額每年以50%速度增長。2018年已破千萬元,并成功入駐湖南省平和堂等各大型超市,現有5家連鎖銷售店及70多個商超銷售點。
羊肚菌開出“致富花”
“今年要是雨水少點,羊肚菌的產量會更高。”3月18日,在衡陽縣渣江鎮三馬新村羊肚菌的大棚里,放眼望去,平整濕潤的菌田中,一個個小傘般的羊肚菌破土而出,長滿了田地間,基地負責人龍新一邊采摘羊肚菌,一邊不停地向客人介紹。
羊肚菌是一種珍稀食用菌品種,素有“菌中之王”的美譽,適宜在四川、云南等西南地區種植,其產業具有成本低、見效快、效益高等優勢。
衡陽縣渣江鎮三馬新村返鄉創業青年龍新經過無數次實驗,不但在羊肚菌菌絲培植方面取得突破,還打破了羊肚菌生長培育的地域限制,在衡陽成功種植出了羊肚菌,菌畝產最高能達到400斤。
2000年,龍新大學畢業后曾在廣州、重慶等地從事食藥用菌培育技術工作。2017年,龍新帶著技術與妻子一起返鄉,成立湖南金芙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在家鄉開始研發種植羊肚菌及蛹蟲草項目。
羊肚菌的生長周期為上年11月至次年3月,不影響衡陽當地傳統水稻的春耕春播,很適合當地農民發展特色產業的選擇項目。2018年春試種的20畝羊肚菌順利投產后,更加堅定了龍新“羊肚菌致富”夢想。
“目前衡陽及湖南等地羊肚菌的銷路十分廣闊。”據龍新介紹,現在自己只是把羊肚菌的視頻和圖片放到微信朋友圈里,平均每天就能接到近100斤的銷售訂單。龍新并沒有獨享自己的“致富之門”,而是積極帶動村民種植羊肚菌。
2018年年底龍新把羊肚菌種植規模擴大到了40畝,并且在衡陽市農業示范園建起了一個4000平方米的羊肚菌等食用菌培育基地,為村民提供技術和菌種的支持,從而示范帶動當地村民發展羊肚菌種植。
目前,已有衡陽縣關市鎮、衡南硫市和祁東、長沙瀏陽等地的種植戶加入。
衡陽市團委書記翟亮月表示,衡陽市積極發揮社會組織在推動青年創新創業方面的作用,先后組建青年企業家協會、青年創業協會和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協會,吸引創新創業類會員逾千人,并積極協調人社、科技、財政、金融等部門,為創業青年提供優惠貸款支持,一大批返鄉青年在廣袤的鄉村辛勤耕耘,構建新型農業,推動了鄉村生活富裕。
相關標簽: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