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12-18 作者:佚名 來源:四川日報
記者12月14日從省教育廳獲悉,2018年,深度貧困縣專項計劃實際錄取新生3474名(不含涼山州76名林業人才培養),實有3362名新生簽約報到,戶籍地在甘孜州、阿壩州、涼山州的考生共3264人,占招生總數的94%,其中少數民族考生2736人。
今年,四川省啟動實施“深度貧困縣人才振興工程”,采取“訂單招生、降分錄取、免費就學、定制培養、定向就業”的方式,著力解決深度貧困地區長期以來存在的人才“引不進、留不住”的問題,突出加強人才引進、培養、使用和激勵,打造一支規模宏大、留得住、能戰斗的“本土化”人才隊伍,確保與全國全省同步建成小康社會。
所有深度貧困縣人才培養培訓項目均實行免費培養政策,由省財政安排專項資金予以支持。其中,大學本科生按每生每年1.1萬元的標準補助(含學費4000元、生活補助費6000元、住宿費1000元),免費醫學本科生按每生每年3000元標準補助(其余8000元由中央財政補助);高職(專科)生按每生每年1.1萬元標準補助(其中,學費4000元、生活補助費6000元、住宿費1000元),免費醫學專科生按每生每年0.9萬元標準補助。
定向招錄,確保“引得進”
針對深度貧困縣行業人才急需,分類實施緊缺專業大學本科生、高職(專科)技能人才、鄉村實用人才免費定向培養,從2018年起,計劃三年內為深度貧困縣免費定向招錄培養約1萬名緊缺專業人才。實行特殊招錄培養政策,其中,大學本科生招錄實行單設批次、單獨錄取的方式,優先錄取深度貧困縣本縣籍考生;高職(專科)學生主要針對深度貧困縣戶籍考生,分公辦高職(專科)專項、醫學專科生專項、五年中高職貫通專項、“9+3”高職單招專項,采取單設批次、單獨錄取以及單獨劃線的方式進行招錄。
定向培養,確保“干得好”
培養本土大學生。采取定向招生、定向培養、定向上崗方式,每年分別為深度貧困縣培養1000名緊缺專業大學本科生、面向深度貧困縣考生招錄培養2500名高職(專科)學生。
培養本土技能人才。每年從深度貧困縣選送1000名實用技能鄉村人才開展為期1年的實訓教育,每年選送600名在職村醫到中職衛校接受3年農村醫學專業學歷教育。
培養本土緊缺專業人才。圍繞教育衛生、農業林業、旅游、文化、規劃建設、水利水電、生態環保、金融會計、電子商務、工業經濟等重點領域及其他特色產業,每年從深度貧困縣選拔約400名專業技術骨干,到中央在川、省屬及內地相對發達地區的企事業單位進行3至6個月研修培養。
定向就業,確保“留得住”
定向培養院校、定向培養學生(未滿18周歲的含法定監護人)、縣級行業主管部門、縣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在平等自愿的原則下簽訂四方協議,明確各自權利義務、違約責任及處理等。規定大學本科生畢業后須到深度貧困縣事業單位定向上崗,高職(專科)生畢業后須到深度貧困縣企事業單位和基層一線定向就業,服務期均不得少于6年。
其中,本科專項計劃、普通專科單列計劃(含公辦高職院校單列計劃招生、省屬醫學院校對口招生)定向到事業單位上崗,由縣級主管部門和聘用單位按規定辦理考核招聘手續、簽訂聘用合同、核定事業編制;五年中高職貫通培養方式、高職單招方式取得專科學歷的畢業生,由縣級組織人事部門會同相關部門推薦就業,不占事業編制;五年中高職貫通培養方式、高職單招方式取得專科學歷的師范畢業生,實行“雙向選擇、兜底安置”就業。
相關標簽: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