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12-17 作者:佚名 來源:甘肅日報
“今天我們與甘肅金控擔保集團、國開行等金融機構成功簽約,特色產業貸款的落地猶如‘雪中送炭’,推動我們各產業項目在脫貧攻堅行動中及早見效。”11月16日上午,剛剛參加完全省特色產業貸款“銀擔企”對接會的省農墾集團董事長謝天德疾步走出會場,他要帶著這個好消息趕回公司,對中央和省里的農業產業扶持政策再研究,推動公司籌建項目啟動實施。
在當天的對接會上,省供銷集團、中天藥業有限責任公司、海升集團張掖超越發展農業有限公司等20家省內龍頭企業,分別與國開行省分行、工行省分行、甘肅銀行等10家銀行以及甘肅金控擔保集團集中簽訂了81.3億元的融資協議。
搭建“銀擔企”對接平臺,是我省加快推進特色產業工程貸款工作的舉措之一,持續推動銀行、擔保機構和龍頭企業合作,必然為促進我省特色產業發展、助力脫貧攻堅提供強有力的金融支撐。
機遇
產業扶貧,是脫貧攻堅的有效載體,是確保貧困地區可持續發展的根本路徑。要實現農村產業發展,必須實現專業化、規模化生產和市場化經營,龍頭企業無疑是最佳主體。
今年以來,省委、省政府將推進產業扶貧作為脫貧攻堅的主要方向,大力實施特色產業發展工程,并圍繞破解發展資金難題、培育壯大經營主體、帶動貧困人口增收、完善風險防范機制等制定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針對產業扶貧投入不足的問題,省委省政府堅持政策性和市場化相結合,實施1000億元特色產業發展工程貸款,500億元農產品收購貸款,各級財政籌集119.11億元按照人均5000元、戶均2萬元、每戶最多不超過3萬元的原則,用于到戶到人的產業增收項目。
不斷完善頂層設計,構建了配套政策體系。建立了省市縣三級融資擔保體系。省級財政連續五年每年注入20億元設立100億元省級擔保基金。
強化農業保險保障。出臺了《甘肅省2018-2020年農業保險助推脫貧攻堅實施方案》,積極開展“種養產業綜合保險”,并積極推進貸款保證保險,為特色產業發展和貸款安全提供風險保障。
完善農村金融組織體系。為打通農村金融服務關鍵的“最后一公里”,在行政村設立“金融綜合服務室”和金融服務指導員,協助金融機構做好信用信息采集、貸前調查、貸中管理等工作,推動金融支持政策的精準落地。
與此同時,全省特色產業大發展也為龍頭企業和金融機構的合作發展提供了條件。全省確定了重點發展的“牛羊菜果薯藥”六大特色產業,制定了實施意見和三年行動計劃,市縣因地制宜發展主導產業,基本上實現了戶有增收項目、村有致富產業(產品)。
堅持“外引”與“自建”相結合,在引進德青源、海升集團、雪榕集團、康美藥業等大型龍頭企業的同時,支持省內龍頭企業加快發展,實現貧困村專業合作社全覆蓋。
出臺政策支持鄉村冷鏈、倉儲、物流等設施建設,省級財政安排2億元專項扶持資金,鼓勵引導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產銷大戶和供銷社等,在有需求的貧困縣貧困村建設果蔬保鮮庫,已建成106座、開工327座,年內將實現全覆蓋。
“無論從哪個方面看,現在都是甘肅歷史上農村金融和農業龍頭企業發展機會最好的時候,也是金融和農業的對接、金融和龍頭企業的對接機會最好的時候。”在全省特色產業貸款“銀擔企”對接會上,與會人士在這一觀點上達成共識。
困局
當前,我省的脫貧攻堅戰已經到了最為關鍵的時候,特色產業貸款工程萬事俱備,但培植現代龍頭企業,發展專業化生產,做大做強特色產業,還存在一些實際困難和發展瓶頸。
甘肅菁茂生態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張世雄說:“隨著公司種植面積的擴大和各項業務的不斷延伸,固定資產投入加大,公司每年需要大量的銀行流動資金貸款,但是農業企業通常可抵押物少,公司目前需要的約1億元流動資金,在銀行貸款就有很大的難度。”
農業生產周期長,資金占用大,特別是養殖業,越是做規模養殖,沒有一定的資金占用,無法支撐專業化生產。另外,我省龍頭企業整體實力不強,企業融資渠道單一,普遍缺少合法的擔保抵押物。“融資難”“融資貴”依然是企業家們反映最強烈的問題。
而看似“家大業大”的銀行,也有著不得不說的苦衷。
多家銀行負責人表示,一個企業能否獲得銀行貸款,起決定作用的不是銀行,而是企業本身。銀行貸款發放都有嚴格的審核條件和程序,目前許多企業不能從金融機構獲得貸款重要的原因是資信不足,主要表現在財務不健全,會計報表不完整,基本財務數據真實性和準確度不高,銀行很難把握企業資信狀況。
另外,部分貧困地區企業出現不敢貸的問題,主要是發展產業缺乏技術,抵御市場風險能力不足,農產品與市場對接不暢。
破題
按照我省“脫貧攻堅三年行動計劃”和“五個一批”的目標任務,今后三年189萬脫貧人口中通過發展產業實現脫貧的將達到147.55萬人,占到整個脫貧人口的78%。
因此要打好產業扶貧這場關鍵之戰,龍頭企業、金融機構、擔保機構實現無縫對接、協同作戰,是決定戰役勝敗的關鍵。
為解決企業缺少抵押的問題,甘肅金控集團出資與部分市縣按3∶1的比例設立市縣擔保公司,形成了全省政策擔保體系。我省將各地原安排用于政策性擔保公司的資本金轉為風險補償金,根據銀行授信額度,進行專戶管理,由地方政府、銀行和政策性擔保機構共同監管,用于縣域特色產業發展工程貸款發生擔保代償,為政策性擔保提供了有效補充。
金控集團董事長陳牧原表示,集團已取得國開行省分行、農發行省分行、農行省分行等8家銀行總行的準入批復,與省內銀行機構簽訂總額超過1000億元特色產業擔保貸款合作協議,實現了六大特色產業龍頭企業全覆蓋。針對各地和企業對特色貸款擔保的強烈需求和迫切愿望,降低融資成本,擴大擔保覆蓋面,推廣“見貸即保”合作模式,實行項目互薦、聯合評審和貸款發放限時辦理制度,切實發揮信貸銀行和企業的中介和橋梁作用。
在全省加快推進特色產業工程貸款大潮中,各銀行積極開展融資創新,比如,農行省分行創新推出“特色產業發展貸款”專屬產品;工行省分行在農業龍頭企業推廣“藍天模式”;甘肅銀行創新推出了統貸統還的“莊浪模式”、農墾“集團公司+專業公司+農場”模式;蘭州銀行推動開展農擔加油貸、百社互助貸、正大農戶貸、產業扶貧貸等業務;省聯社專門制定了產業扶貧貸款業務操作規程,最大限度地將新增貸款規模優先用于產業扶貧領域;還有國開行省分行、郵儲銀行省分行、建行省分行等都主動創新合作機制,積極對接做好農業龍頭企業儲備,加大對新型經營主體的信貸支持,助推企業和產業發展。
“銀擔企”三方聚力合作,肩負自身發展壯大和帶動貧困群眾脫貧增收的龍頭企業又該做些什么?
“主動增強資信,保持良好信譽,加強規范管理,專注做好主業。”甘肅康美現代農牧產業集團董事長師向東的回答精簡而明確。
相關標簽:甘肅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