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12-14 作者:佚名 來源:農民日報
中國科學院院士、華中農業大學教授張啟發(中)和國際專家在荊州市江陵縣考察再生稻
湖北再生稻生產歷史悠久,為再生稻優勢產區。近年來,在湖北省農業農村廳領導下,華中農業大學等聯合湖北省相關高校和科研院所組成再生稻協同創新攻關團隊,并推動其產業化,取得了顯著成效。
經過近9年的研究,由國家“千人計劃”特聘專家、“長江學者”、華中農業大學教授彭少兵團隊和華中農業大學教授黃見良團隊建立的“機收再生稻豐產高效栽培技術規程”,于2017年、2018年被列入農業農村部主推技術,并于2012年、2014至2017年被列入湖北省主推技術大面積示范應用。
2013年以來,湖北省“機收再生稻豐產高效栽培技術”推廣面積增長迅速,通過以頭季機收為核心的一種雙機收高產高效栽培技術為支撐,實現了大面積示范區連續3年兩季畝產980-1030公斤,平均超過1000公斤,比中稻增產300-350公斤、增收600元以上;與雙季稻產量相當、增收900元以上。
湖北再生稻種植面積從2013年的40.5萬畝增加到2018年的300萬畝。再生季的產量從每畝200多公斤,到示范田每畝400公斤。湖北黃岡蘄春,荊州監利、洪湖,荊門沙洋等多地大面積示范種植再生稻,并涌現出一批再生稻米品牌,為廣大消費者提供綠色、安全、食味佳、營養豐富的優質再生稻米產品。
篩選適宜的再生稻品種。現已篩選出稻米品質達到國標三級以上、抗性優、豐產性好和再生力強,并已通過國家長江中下游區域(含湖北省)審定的水稻品種有“豐兩優香1號”“兩優6326”“天兩優616”“甬優4949”等。這些品種適合用于華中地區機收再生稻生產。
集成創新再生稻栽培技術。集成了優質稻豐產調優栽培、機械化育插秧、最佳養分管理、病蟲害綜合防控、頭茬機收促芽促苗等技術,建立了相應的技術規程和農民實用手冊,促進了該技術模式大面積示范應用,增產增收效應顯著。
揭示了再生稻的優質機理。再生季不用農藥,少用肥料,無農殘;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有利于稻谷灌漿,米粒晶瑩透亮,米飯松軟不黏;次生代謝較為活躍,再生稻米中酚酸類和脂肪酸含量增加有益于增加稻米的風味和保健功能。
研發了再生稻專用套餐肥。華中農業大學黃見良教授等與中化化肥有限公司合作研發了再生稻專用套餐肥。該肥采用緩控釋技術,再生稻頭季和再生季只需要施用一次基蘗肥、追一次穗芽肥和根據苗情施一次提苗肥,節省施肥用工和優化養分管理,實現再生稻高產優質,提高肥料利用率。
為解決再生稻頭季機收碾壓比例大和碾壓程度重,顯著影響再生芽萌發的問題,華中農業大學教授張國忠領銜的再生稻收割機研發團隊自主研發了雙割臺再生稻專用收割機。該機由輕型履帶式底盤、寬幅割臺、左右對稱雙脫粒滾筒、高效風力清選系統、秸稈粉碎裝置、糧倉及低位自動卸糧系統組成。
相關標簽:湖北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