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12-14 作者:佚名 來源:北海日報
“脫貧攻堅,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第一大民生工程。”
2016年以來,廣西北海以習近平總書記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戰略思想為引領,扶貧、扶志、扶智、抓產業多管齊下,克難攻堅,精準施策,取得了脫貧攻堅戰的顯著成果。截至2018年底,全市有65個貧困村、2.99萬貧困人口脫貧摘帽,全市貧困人口由2015年底的4.6萬人,下降為2017年底的1.61萬人,貧困發生率也由3.57%下降到1.89%。
閃亮數據的背后,載滿奮斗的汗水和艱辛。
海城區赤西村,兩年前還是海城區唯一的貧困村,如今卻成了兼有油菜花觀賞、特色鄉村壁畫旅游、食用菌種植和加工的“網紅村”,而且是北海市第一個實現提前脫貧摘帽的貧困村。
依靠幫扶和根雕手藝脫貧的赤西村村民黃文廣對精準扶貧深有感受:“2015年,我們家人均年純收入不到2500元,2016年就達到了9000元!”
合浦縣山口鎮山東村,有一位養豬脫貧致富的女強人——沈曉鳴。2012年因丈夫患病離世,老小病殘一家6口陷入了貧困。2016年底,在幫扶聯系人和當地金融部門支持下,她申請了5萬元扶貧小額貸款發展生豬養殖。去年實現銷售收入15萬元,成功脫貧,還入選了自治區2017年度脫貧攻堅先進個人。
“我現在已經養殖了500多頭肉豬,預計今年的純收入有20多萬元,鄉親們都向我取經,也要加入到養豬行業來。”沈曉鳴高興地說。
抽象的扶貧成果數字,閃光的扶貧亮點,背后是扎實有力的保障和精準的投入。
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了有效的財力保障,北海市2016—2018年度落實到位中央、自治區、市本級、縣區等各級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及政府債券資金共計7.8億多元;整合交通、住建、水利、農業、林業、教育、民政、衛生計生、人社等行業部門的涉農資金共計19億多元。
“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掉隊。”黨中央吹響了打贏脫貧攻堅戰的號角,習近平總書記向全世界做出了莊嚴承諾。
合浦縣石灣鎮大田村散落在面積80多平方公里的群山中。在后盾幫扶單位的支持下,大田村委和另外一個貧困村紅錦村委聯合成立了合作社,吸收兩村貧困戶入股種植三角梅,2017年6月啟動項目,當年投資、當年建設、當年盈利。一年多的時間里,昔日的荒山坡,變成了郁郁蔥蔥、生機勃勃、花果飄香的生產基地。兩個貧困村連續兩年有了穩定收入,30戶入股貧困戶取得穩定分紅,大田村14戶貧困戶中已有13戶摘掉了貧困戶的帽子。
如今,大田滿山坡的三角梅驚艷盛放,芬芳的百香果掛滿藤架。
翻天覆地變化的背后,是萬眾一心的默默奉獻。
2016年以來,北海全市79個貧困村共派駐第一書記79人、工作隊員894人;
安排各級財政專項扶貧資金2582萬元,投入到79個貧困村,用于扶持發展村級集體經濟;
79個貧困村組建有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82個,村民合作社79個。
全市做到村村有基地,戶戶有產業,全市組織實施了豇豆、辣椒、蓮藕、甘蔗、剦雞、肉鴨、蜂蜜、水產養殖等種養類項目600多個,建立40多個生產基地。
要脫貧,先修路;住有居,幼有育,學有教,病有醫,老有養。
北海的脫貧成績單中還有這樣一組數據:北海市建檔立卡貧困戶100%納入了低保扶持;貧困戶家庭子女在校寄宿生100%獲得資助;沒有建檔立卡貧困戶適齡兒童失學輟學;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100%。2016—2018年,全市共建設農村硬化道路1486公里;8714戶貧困農戶危房完成改造;建成45個貧困村村級公共服務中心。
振奮人心的數據折射出我市精準扶貧的顯著成效,其背后是一派幸福的民生圖景。
對人民負責,對歷史負責,在脫貧攻堅戰的決勝階段,北海將繼續勇往直前,開啟扶貧開發“加速度”,向著在全區率先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奮勇前!
相關標簽: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