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12-13 作者:佚名 來源:長白山日報
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會戰”,吉林省白山市廣大黨員干部懷揣著“小康路上一個也不能少”的激情與夢想,來到田間地頭,詳細了解貧困戶的所思所想所盼,與貧困戶共同探討脫貧攻堅方案。產業扶貧、調整種植結構、發展特色養殖、鄉村旅游開發……在各條戰線上,他們齊頭并進,譜寫出新時代最美的篇章——年底全市擬退出省級貧困村56個,預計完成減貧人口5304人;全市義務教育階段農村建檔立卡的中小學生沒有一名學生因貧輟學;醫保貧困戶縣域內看病報銷比例提高到85%、全市貧困村衛生室全部達標、建檔立卡貧困戶危房全部完成改造、貧困人口安全飲水問題全部得到解決、通信設施村村通率達100%……
脫貧攻堅戰的捷報,深深地鐫刻在白山大地上。這是勝利的曙光,激勵著全市黨員干部奮勇向前。
小康路上一個也不能少
初冬時節,靖宇縣花園口鎮仁義村貧困戶于洪波家的小酒坊里熱氣蒸騰,酒香撲鼻。患有小兒麻痹的于洪波正攪拌著酒料,汗水不斷地從黧黑的臉龐上滑落下來。從2016年開始,他種香瓜、釀蜂蜜,掙了錢后又發揮自己會釀酒的技術,新建了小酒坊,今年準備釀酒1萬多斤,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年初以來,白山市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最大的政治任務,圍繞扶貧對象、項目安排、資金使用、措施到戶、因村派人、脫貧成效“六個精準”,大力實施發展生產、易地搬遷、發展教育、病困救助、社會保障兜底“五個一批”和交通、水利、電力、信息網絡、農村危房改造、農村人居環境提升、就業幫扶、健康衛生提升、公共文化服務、興邊富民“十大工程”,脫貧攻堅穩步推進。
“各地要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做到上下一個聲音、一個步調、一個標準,擰成一股繩、鉚足一股勁,堅決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市委書記張志軍發出脫貧攻堅“會戰”的總攻令。
“要把打贏脫貧攻堅戰作為重大政治任務,齊心合力,嚴格落實責任,攻克堅中之堅,以實際行動體現政治忠誠和政治擔當。”白山市委副書記、市長王冰指揮調度,全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總攻令下達,各地各部門迅速響應、積極行動,按照“路線圖”“時間表”全力實施。
高位推動,逐級壓實責任。嚴格落實黨委主體責任,白山市委作為脫貧攻堅的責任主體,把脫貧攻堅擺在突出位置,牽頭抓總、整體謀劃、統籌協調。將脫貧攻堅納入全市“十大工程(戰役)”集中調度,黨政齊抓共管、合力推進。認真落實五級書記抓扶貧的工作要求,開展“五級書記”遍訪貧困對象活動。市委書記張志軍和市長王冰分別深入靖宇縣、長白縣進村入戶蹲點調研,指導脫貧攻堅工作。建立市級包片領導、縣(市)區、行業部門、包保部門、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六個層面責任清單。市、縣、鄉鎮(街)逐級簽訂責任書,層層傳導壓力,落實責任,建立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網格化責任體系。30位市級領導率先垂范,直接包保到村到戶,扎扎實實地履行“小康路上一個也不能少”的莊嚴承諾。
產業扶貧領跑小康路
從長白縣龍崗鄉的二道崗村,到渾江區六道江鎮的啟弘新能源,再到臨江市花山鎮,一排排太陽能發電機組如同巨人,矗立在雪野之上。全市13座村級電站、5座大型集中電站,源源不斷地把陽光轉化為電能,帶領著77個貧困村6239戶貧困戶增收致富。
剛走進江源區誠潤農副產品加工合作社茶廠,一股焦香味撲面而來。女工們正忙著將密封好的蒲公英茶進行包裝。石人鎮榆木橋子村黨總支書記牟永錄高興地說,又接了一筆3000斤的“大單”。茶廠的利潤加上區國土資源局籌建的4棟大棚,不僅壯大了村集體經濟,還能為村里的貧困戶分紅了。
突出特色,因地制宜。白山市堅持把發展產業作為精準脫貧的第一抓手,兼顧短、中、長期,多點支撐、多業并舉、多元發展,確保穩定脫貧、持續增收。堅持因戶、因人施策,培育發展對貧困戶增收帶動作用明顯的種植養殖業、休閑農業、鄉村旅游、特色手工等產業。注重選項精準、提升質量、規模適度。今年共實施扶貧產業項目111個,總投資5.4億元,帶動貧困戶1.1萬余戶。
特色種植、特色養殖,加快脫貧步伐。397個行政村因地制宜發展黑木耳、藍莓、黑果花楸、人參種植,肉牛、肉雞養殖,中藥材種植等產業。靖宇縣實施了藍莓、貝母、大果榛子等特色種植業項目,累計帶動2萬余人受益,脫貧戶項目疊加覆蓋率達到100%。臨江市發展農田地栽參、棚膜經濟。撫松縣重點扶持黑果花楸生態園、藍莓生態園、小漿果采摘園。江源區采取“龍頭企業+平臺公司+貧困戶”的模式,養殖育肥牛,打造“沙棘小鎮”“蒲公英基地”。
全域旅游、電子商務,增收致富。白山市依托度假小鎮、房車營地等景區景點,大力發展全域旅游,開發特色旅游產品和系列旅游商品,帶動貧困戶增收致富。開展電子商務示范縣村級電商服務站建設,推動農特產品加工和電商產業融合發展,讓小品牌做出大市場。靖宇縣網商發展到2103家,探索形成了“電商龍頭+合作社+貧困戶”的脫貧攻堅新模式,截至目前網上銷售額達到7600萬元,幫扶貧困人口1000余人,人均增收1000余元。
“三保障兩不愁”,樂享小康生活
瑞雪初降,長白縣馬鹿溝鎮二十道溝村農民大院里,貧困戶滕樂道的房間里暖意融融,幾位朝鮮族阿媽妮正在打著節拍,跳起了歡快的舞蹈。“集體建院、集中居住、自我保障、互助服務”的“扶貧+養老”模式,讓80歲的他和老伴兒這些失能老年貧困人口實現了“集中供養、安享晚年”。
一馬平川的山岡上,臨江市四道溝鎮三合城村就坐落在這里。70多棟房屋整齊排列,81歲的王東來正在自家的院子里拾掇柴火。新房里客廳、臥室、廚房、衛生間一應俱全。冬日的陽光透過塑鋼窗,和煦地照在老伴兒身上。她坐在炕上,穿針引線縫著蒸干糧用的蓋簾。
聚焦重點難點問題,不斷加大基礎設施投入,切實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全市義務教育階段農村建檔立卡中小學生沒有一名學生因貧輟學;實施“五提高、一降低、一增加、四減免”政策,對農村貧困人口實施分類救治,醫保貧困戶縣域內看病報銷比例提高到85%;全市112個貧困村衛生室全部達標;建檔立卡貧困戶危房全部完成改造;貧困人口安全飲水問題全部得到解決;105個貧困村完成硬化路建設;全市通信設施村村通率達100%;新建、改建薄弱校舍;教育扶貧政策實現貧困家庭學生全覆蓋;確定“先診療、后付費”醫療機構13所,全部開通“一站式”結算服務。完成投資3.94億元,新建、改建農村公路380.6千米,改造危橋13座,新建改造低壓線路138千米。完成投資2.38億元,在貧困地區實施農田水利、中小河流治理、水土保持、農村小水電等項目。
勝利的曙光映照在農民大院里、映照在貧困戶的笑臉上、映照在全市黨員干部的心里……曙光在前,白山奮勇向前。
相關標簽:白山市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