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12-11 作者:佚名 來源:海南日報
12月6日,在海南省屯昌縣西昌鎮更豐村豐原黑山羊農民專業合作社,一群戴著黃色“耳環”的黑山羊在埋頭吃草。
“這‘耳環’呀,是它們的健康編碼牌,照顧得仔細一點,是為59位合作社貧困社員負責。”更豐村豐原黑山羊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林興告訴海南日報記者,作為更豐村致富帶頭人,肩上的擔子重,不敢有絲毫懈怠。
因為自幼遭遇家庭變故,林興倍加珍惜眼前的生活。“在親戚的幫助下,2006年,我順利從海南省農業學校畜牧獸醫專業畢業,在三亞一家大型養豬場擔任技術員,2009年,我決定回到家鄉創業,也想幫助村里的貧困戶盡早脫貧。”林興說。
“這么多年,誰家遇到養殖技術難題,我都愿意上門教授,但這種幫扶力量總還是顯得有些弱。”林興說,自海南省打響脫貧攻堅戰后,抱團發展好產業成了一條“光明之路”。2016年,自己帶頭成立了屯昌豐原黑山羊農民專業合作社。
2017年,更豐村的定點幫扶單位省國開行注入扶貧資金158.2萬元支持更豐村發展致富產業。由此,林興依托合作社的養殖基地與村集體共同組建了屯昌縣首家村集體持股企業,幫助集體經濟開拓產業新路,有效解決集體經濟發展難的問題。
今年3月,合作社向59戶貧困社員發放了共計5萬元的分紅金,在合作社打工的社員每月還可以領到3000元工資,年底賣了羊還會有一筆分紅。“現在合作社的黑山羊數量越來越多,需要的人手也增多,每天忙完檳榔園的活兒,我都會到合作社幫忙,每天都能拿到七八十元的工錢。”更豐村貧困村民王祥東說。
如今,合作社的規模逐漸壯大。欄舍飼養面積由170平方米增加至630平方米,存欄羊群從73只增加至200只。此外,合作社還引導21戶農戶流轉土地種植牧草。“把荒廢的土地重新利用起來種植牧草,節省了合作社的飼料成本,羊糞還可用來給牧草地施肥,形成了循環發展的良性模式。”林興說。
更豐村是屯昌縣的深度貧困村,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469戶2056人,2017年底已脫貧348戶1689人,還有121戶367人未脫貧。“更豐村底子薄,土地多以坡地、林地為主,不適宜大規模耕作,貧困村民應當以養殖業為發展方向。”林興分析說。
“一個人的力量是不夠的,要想讓剩余的貧困戶脫貧,需要扶貧干部群策群力。”林興說,省國開行派駐到更豐村的駐村扶貧干部葉哲斌按照“融資、融智、融制”的“三融”扶貧策略,主導編制了《更豐村產業扶貧方案》。
據了解,葉哲斌依托“融資”支持,協調所在單位以捐贈等形式向村委會提供資金及物資115萬元作為原始積累;依托“融智”創新,引導村集體以獲贈物資、致富帶頭人以養殖基地共同作價組建公司,將雙方對相應資產的所有權轉化為對公司的股權,間接破解村集體缺乏資源發展集體經濟的困境;依托“融制”保障,編寫系列協議、章程及制度。
“在2020年以前,集體收入將主要用于對貧困戶保底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以及獎勵參與集體經濟發展的貧困戶;2020年以后將統一用于扶貧濟困、鼓勵教育和整村發展等領域。”葉哲斌說。
離開更豐村已是晌午時分,林興和扶貧干部們還在忙碌著。有了詳盡的扶貧規劃及致富產業,眼前的日日辛勞,相信不久就會結出幸福之花。
相關標簽:屯昌縣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