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12-07 作者:劉金花 李英姿 吳礫星 來源:中國農業新聞網
“一村一品”樹標桿 產業扶貧看衡陽
2018全國“一村一品”產業扶貧經驗交流暨村企對接活動在衡陽舉行
中國農業新聞網訊((劉金花 李英姿 記者吳礫星)11月29日,2018年全國“一村一品”產業扶貧經驗交流暨村企對接活動在湖南省衡陽市召開。衡陽經驗被廣泛推介,與會人員紛紛點贊。
上午,與會人員參觀了湖南省衡陽市衡山縣永和鄉龍鳳村的沃柑基地,珠暉區茶山坳鎮堰頭村金甲梨園,舉行了第八批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常寧市塔山瑤族鄉授牌儀式。下午的經驗交流會上,湖南省、河北省、四川省、甘肅省代表分別作典型發言,與會領導宣讀了農業農村部《關于公布前六批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監測合格和第八批示范村鎮名單的通知》,并為獲得第八批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27名代表頒發證書。現場舉行了衡陽市20家村企對接項目簽約儀式。
會議充分肯定了近年來各地發展“一村一品”和村企對接助力產業扶貧所取得的成績,特別推介了當天現場看到的產業扶貧的“衡陽經驗”,要求各省充分借鑒典型經驗,更好地推動本地“一村一品”工作再上新臺階,讓特色特起來、強起來、走出去,讓“一村一品”工作在培育發展農業品牌,推進精準扶貧,促進供給側改革和一二三產業融合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衡陽市委副書記、市長鄧群策對全體與會人員表示熱烈的歡迎。他表示,衡陽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關于“三農”工作的決策部署,積極學習借鑒先進經驗,著力培育符合發展大勢、有市場、有效益、促就業、促民富的農業產業,將“一村一品”戰略持續推向新高度,開創產業扶貧新局面,真正走出具有衡陽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
作為湖南省的農業大市,衡陽立足區域農業資源優勢和特色產品優勢,以“一村一品”工程為抓手,打造保障脫貧實效、高效、長效的產業扶貧機制,基本實現了產業幫扶全覆蓋,全市已有6.03萬戶20.77萬貧困人口脫貧,貧困發生率由2014年的7.11%降至1.95%,214個省級貧困村出列,祁東縣成功摘帽。
結合鄉村振興,衡陽先后編制《衡陽市農業產業化“十三五”規劃》及油茶、茶葉、蔬菜等11個行業發展規劃,建立1+N的農業特色產業規劃體系,形成村與村、片與片錯位發展、差別競爭、各興其業的發展格局。大膽創新求變,圍繞油茶、茶葉等特色產業,推動一批抓產業促扶貧的創造性、突破性政策文件落實落地。加大財政投入,除明確1億元的市級扶貧資金外,還圍繞油茶、茶葉、蔬菜等特色產業,設立總金額達1.73億元的多個基金,積極撬動社會資本、金融資本投入產業扶貧。衡陽著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揮其在產業發展中的帶動作用和產業扶貧中的引領作用。扎實開展“千企幫千村”活動,以“親情”“鄉情”“交情”為紐帶,全市1362家企業(合作社)與行政村對接起來,2456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成為永不撤走的“扶貧工作隊”。同時,創新“租金+股金+薪金”多渠道增收模式,將村、企業、合作社、貧困戶結成產業聯合體、利益共同體,貧困戶的參與感、獲得感和幸福感全面提升。大力發展農村電商,全市陸續開設1801個“湖南扶貧小店”,543個村級電商服務站,今年1-10月,已完成農產品上行8.4億元,其中貧困村農產品上行交易額5067.5萬元。充分挖掘貧困地區資源優勢,先后舉辦湖南省油菜花節、衡陽市油茶旅游文化節、南岳茶文化節祭茶大典等節會活動,以此為載體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積極打造特色明顯、附加值高的農業品牌,成功創建“三品一標”有效認證274個,國家地標產品10個。衡陽尤其注重堅持扶貧與扶志、扶智、扶技相結合,加強培訓服務,推動貧困戶由普通農民向職業農民轉變。在此基礎上,積極開展“一流轉五服務”活動,2018年截止目前,全市土地流轉總面積508.86萬畝,其中耕地流轉面積301.5萬畝(占比59.25%)。持續加強社會化服務,大力推行“菜單式”社會化服務,全市4219個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參與一村一品產業發展,扶貧工作的社會化、專業化程度不斷提高,真正實現以服務促脫貧、以服務增實效。
相關標簽: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