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12-06 作者:佚名 來源:重慶日報
12月5日,記者從重慶市國土綠化提升行動流動現場會上獲悉,今年以來,結合退耕還林、農村“四旁”植樹、特色經濟林發展與改造等,我市各地千方百計加快國土綠化步伐,全市已累計完成各類營造林523.7萬畝。
今年,我市啟動了國土綠化提升三年行動,2018年全市擬完成各類營造林570萬畝。而據1—11月各地進展情況通報,全市已累計完成各類營造林任務523.7萬畝,占年度任務的91.9%。
尤其是10月以來,我市大力開展“秋冬季百日大會戰”行動,僅11月,全市就完成營造林119.8萬畝,體現了大會戰的力度與效果。目前已有酉陽、開州、城口等5個區縣營造林超過30萬畝,黔江、奉節、彭水等7個區縣退耕還林超過5萬畝,永川、石柱、墊江、云陽、璧山、渝北6個區縣已完成或超額完成年度營造林任務。
同時,國土綠化加快了各地產業結構調整。1-11月,結合退耕還林、農村“四旁”植樹、特色經濟林發展與改造等,全市營造核桃、油茶、花椒、筍竹、柑桔等經果林260萬畝,約占造林面積的80%,為全市農村產業結構調整提供了重要支撐。
全市各地千方百計加快國土綠化步伐,創新推出了不少方式方法:
石柱縣推出了利益聯結機制。石柱縣澤泰中藥材聯合社與該縣南賓街道城北社區采取“農戶+聯合社+村民委員會”的股份合作模式,在大壩、小康、鳳凰三個村民小組共種植皺皮木瓜1000畝,涉及入股農戶506戶(其中貧困戶36戶),股份比例分別為5:4:1,不僅增綠還可為農戶增收。
忠縣結合筍竹產業發展,通過退耕還林項目,在野鶴鎮樓子、桐溪等村建設高標準筍竹基地,面積達4218畝,其中退耕還林投資674.88萬元,帶動業主投資625.12萬元。該項目土地實行流轉,每年支付給村民的流轉費就有100余萬元,帶動野鶴鎮樓子、桐溪兩個村91戶貧困戶,344個貧困人口脫貧增收,僅勞務收入這一項就促進村民年增收近80萬元。
梁平通過改培、補植等措施,在東山林場建立大徑級國家木材儲備林基地。基地建設采取專業隊伍施工、專業技術人員跟班作業的方式,施工前,由技術人員按照技術規程和作業設計,對采伐木用紅油漆進行編號,由專業隊伍施工,專業技術人員現場監督質量。設計采伐類型為撫育間伐,撫育方式為疏伐,使基地林木平均胸徑比伐前大1.0-3.0厘米。
相關標簽:重慶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