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11-27 作者:佚名 來源:新華社
今年,江西省鷹潭市余江區近郊的鄧家埠水稻原種場迎來大豐收。
“別的地方種下去的是種子,收上來的是糧食,我們這里收的還是種子。”鄧家埠水稻原種場副場長錢國明笑著說道。
作為糧食主產區,江西省現有優質稻種植面積800多萬畝,其中優質常規稻種植面積600多萬畝,占優質稻種植總面積的75%。
錢國明介紹說,不同于雜交稻每年買種,常規稻通常是農民自己留種。一個好品種栽種兩三年后開始退化,產量下降,米質也會變差。農民有“三年不換種,累得背拱拱”之說。
江西省鄧原特豐優種業有限公司負責人余瑞新說:“常規稻是農民自己留種,作為育種企業,他們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研發或提純復壯一個品種,結果賣了一年,農民又開始自己留種,肯定不愿干。”
為破解這一難題,幫助農民更好實現豐收,今年,江西省農業部門在鄧家埠水稻原種場開展優質稻品種提純復壯,以滿足農民對優質常規稻種子的需求。
“今年,我們先挑選了一批深受農民歡迎但又面臨退化的品種進行提純復壯。”鄧家埠水稻原種場種子站站長陳新標隨手抓起一把剛收上來的種子向記者展示,“你看,這些種子均勻飽滿,比提純復壯前粒型混雜的樣子好看多啦!”
“但這還僅是第一代種子,接下來我們還將通過人工選粒的方式從中挑出與原品種特性一致的谷粒繼續繁育,如此繁育三代才算完成提純復壯。”陳新標補充道,明年第三代種子出來后,這些品種不管是產量還是質量都將明顯提升。
江西省種子管理局副局長賀國良表示,江西將繼續支持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對優質種質資源進行提純復壯,力爭用4年時間實現全省高檔優質常規稻主要品種種源的更新換代,為農民豐收提供支撐。
相關標簽:江西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