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11-26 作者:佚名 來源:中國農業新聞網
中國農業新聞網訊(記者文洪瑛)從近日召開的江西省農村實用人才助力脫貧攻堅現場推進會上記者了解到:江西省農業農村廳對標對表全省脫貧攻堅三年行動計劃,加強貧困地區人才智力幫扶工作,創新農村實用人才助力扶貧模式,精準施策,精準發力,實現智力扶貧和精準脫貧的有效對接。
一是由“輸血”式向“造血”式轉變。全省農工部系統委托江西農大、江西電大為25個貧困縣培養造就了1.3萬名鄉村大學生;全省農業系統為貧困人口提供技能培訓8.2萬人次,總結推廣典型范例600多個;貧困縣農業部門采取“農村實用人才+貧困農戶”的模式,定點開展幫扶,實現貧困戶農業實用技術培訓全覆蓋,增強貧困戶自我“造血”功能,推動了農業扶貧精準化。
二是由“傳統型”向“技能型”轉變。結合貧困戶產業發展情況,在關鍵農事季節為貧困戶提供“菜單式”培訓服務。據不完全統計,“土專家、田教授”等農村實用人才先后創設田間學校100多所,培訓貧困戶4萬多人次,農民科學種田水平進一步提高;創新開展江西農業大講堂和院士專家下基層活動,深入貧困地區進行扶貧產業技術指導,累計開展現場服務3078次;組織省級20個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團隊,主動對接20個貧困縣,帶領農技人員和土專家,采用“一對一”服務的方式,深入一線指導貧困戶產業發展,推動了農業扶貧科技化。
三是由“單一化”向“多元化”轉變。大力推行“選準一項主導產業、打造一個龍頭、設立一筆扶持資金、建立一套利益聯結機制、培育一套服務體系”的“五個一”產業扶貧模式,推廣村干部與能人帶頭領辦、村黨員主動參與、村民自愿參與、貧困群眾統籌參與的“一領辦三參與”產業扶貧合作模式,推進農業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目前,全省培育有扶貧帶動的新型經營主體5.6萬個,其中龍頭企業2470家、合作組織2.3萬個、家庭農場9716家、致富帶頭人2.08萬人。2881個貧困村組建了專業合作社,25個貧困縣有17個縣組建了鄉村大學生創新創業協會,推動了農業扶貧產業化。
相關標簽:江西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