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11-25 作者:佚名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銀川11月25日電(記者任瑋、曹江濤)初冬的銀川天氣晴好,一波波市民帶著面包、饅頭等食物來到北塔湖邊,給他們的“老朋友”帶來午餐。幾百只紅嘴紅腳、白羽黑尾的“小精靈”像是聞到了香味,遠遠地振翅而來,有些不怕生的甚至從人們手中叼取食物。
“這就是每年從西伯利亞到銀川做客的候鳥紅嘴鷗,再過幾天它們就要飛到云南過冬了,我來給它們喂點吃的。”市民孫小樂說,他每隔幾天就會來看望這些“老朋友”。
聚集到岸邊的紅嘴鷗,有些在低空盤旋,敏捷地接住拋向空中的食物;有些已經吃飽喝足,或停在水面嬉戲,或飛往不遠處的欄桿上休息。市民、游客和攝影愛好者抓住時機用鏡頭捕捉它們的可愛身影。
在漫長的遷徙路上,紅嘴鷗將擁有眾多湖泊濕地的銀川作為中轉“驛站”,每年如約而至,停留20多天,在這里休憩、覓食,為后半段旅程補充能量。
“能觀測到的紅嘴鷗數量增長明顯,目前至少有五六萬只,而且停留時間變長,這是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的體現。”銀川市濕地管理辦公室副主任王筱平說,銀川湖泊濕地面積擴大,水質明顯改善,生物多樣性豐富,為候鳥旅居提供了適宜條件。
過去十年,銀川堅持濕地只增不減、只擴不縮的原則,擴湖拓面、退田還濕、連通水系,累計投入30多億元強化濕地保護和恢復。目前,銀川市區濕地率達到10.65%,濕地保護率達到78.5%,擁有6處國家濕地公園,近200個自然湖泊、沼澤濕地。
“好的環境不僅人住得舒服,動物們也喜歡,銀川濕地已成為我國西部以及東亞-澳大利亞鳥類重要的遷徙路線和棲息繁殖地。”王筱平說,銀川濕地有野生鳥類200多種,有國家Ⅰ級保護動物黑鸛、中華秋沙鴨、白尾海雕等6種,國家Ⅱ級保護動物有大天鵝等19種。
“候鳥驛站”的“客人”多起來,也與熱情好客的銀川市民有關。近年來,除了園林、環保、教育等相關部門組織開展“愛鳥周”等科普宣傳活動,越來越多的市民自發投喂、救助受傷掉隊候鳥,形成愛鳥護鳥的良好氛圍。
在紅嘴鷗棲息的湖泊岸邊,寫有“觀鳥須知”的指示牌上醒目標注了紅嘴鷗的生活習性和喂食禁忌,周圍商鋪的老板也會提醒顧客購買適合的食物投喂。
“我昨天帶了13個餅子,一會兒就喂完了。其實饅頭、面包等食物只是讓紅嘴鷗填飽肚子,它們最愛吃的還是魚蝦。”有多年喂食紅嘴鷗經驗的劉歆說,紅嘴鷗很聰明,人們喜歡它,它就會帶更多伙伴來做客。
相關標簽: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