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11-23 作者:佚名 來源:重慶市涪陵區政府網
硬化村道路、整治社道路,實施“渝大嫂”土雞養殖巾幗脫貧項目……基礎設施的改善和扶貧項目的實施讓重慶市涪陵區江東街道涼水村邁上脫貧致富的康莊大道,全村正在煥發新生。這些變化與區婦聯駐江東街道涼水村扶貧工作隊隊員們的付出密不可分。
因地制宜發展品牌產業
涼水村位于江東街道東部,該村主要從事農業種植業,尤其是該村種植的涼水西瓜在涪陵人心中占有一席之地。但由于受到傳統種植技術和土地的制約,一直未能上規模,尤其是近年來種植面積越來越小,涼水西瓜逐漸淡出涪陵區市民的眼中。如今,這種狀況已得到扭轉。
區婦聯駐江東街道涼水村扶貧工作隊的隊員根據該村的地理條件和種植、養殖傳統優勢,因地制宜發展產業,幫助該村成立涼水鋪西瓜專業合作社。今年,駐村扶貧工作隊幫助西瓜專業合作社爭取到1.5萬元資金,用于發展西瓜嫁接育苗,共種植嫁接西瓜200多畝,銷售收入達60余萬元。
“今年我們村一共種植了400多畝西瓜,是近年來最多的一年!睕鏊逑嚓P負責人表示,今年,該村打破傳統種植方式,采取西瓜嫁接方式和傳統的方式種植西瓜,進一步提高產量,讓“涼水西瓜”品牌煥發新生。
同時,該村實施“渝大嫂”土雞養殖巾幗脫貧項目,并依靠電商、微商幫助解決銷路。期間,駐村扶貧工作隊爭取扶貧資金,向具備養殖條件的建卡扶貧戶發放雞苗和飼料,僅土雞養殖一項戶均增收1500元以上。此外,涼水村發展榨菜700余畝,大戶流轉土地發展烤煙300多畝,發展花椒300余畝。
“如果不系統考慮種植養殖的市場銷售、產品迭代等問題,大面積發展單一產業,容易產生產業風險!睕鏊羼v村扶貧工作隊相關負責人介紹,在產業發展方面,涼水村缺乏優勢產業基礎,加之耕作、灌溉條件不利,因此他們堅持百花齊放的產業發展思路,提倡依靠群眾各自的種植優勢、習慣、市場需求多方面發展產業。
針對性培訓 提升村民致富能力
“農村并不等于農業,要盡可能發展二、三產業,提升農民就業技能,幫助實現勞動力轉移,拓寬增收渠道!睕鏊羼v村扶貧工作隊相關負責人表示,在扶貧工作中,把扶貧戶口的勞動力有效利用起來,因人而異,因戶施策,依托區婦聯為村民提供多種技能培訓選擇。
手工結繩培訓,建成“巴渝巧姐·菜鄉結繩”手工編織扶貧車間。目前,已培訓村民83人,36人承接企業訂單進行手工編織,其中有殘疾、低保、建卡扶貧婦女7人;針對年輕女性開展公益彩妝技能培訓,幫助3名年輕女性實現就業;針對中年婦女開展“菜鄉月嫂”技能培訓,幫助6名女性在家政、超市等實現就業。同時,開展種植養殖技能培訓,針對村上發展的西瓜種植、土雞土豬養殖等產業開展技術培訓,提高成活率,增產增收。
扶貧先扶志。駐村扶貧工作隊還利用走訪、院壩會、社員會、黨員會、主題黨日、村民代表會等各種機會,對群眾進行宣傳教育,工作人員用老百姓的語言,用他們聽得懂、感興趣、有觸動的方式進行法律法規、時事政治宣傳講解,激發村民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鼓勵他們提升脫貧致富的能力。
自開展脫貧攻堅行動以來,涼水村駐村扶貧工作隊協助實施了硬化村道路、整治社道路等系列扶貧項目。硬化和新建人行便道,解決了近1000余人出行難,全村90%以上農戶能通車入戶,全村基礎設施建設和村容村貌得到了極大改善,涼水村正逐漸從貧困走向振興。
相關標簽:涪陵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