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11-23 作者:佚名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劉仲華團隊解開黑茶品質風味形成機理以及與微生物的作用機制
湖南安化是新技術助力振興黑茶產業
湖南安化是國家級貧困縣,也是茶馬古道的經行地、黑茶的原產地。安化黑茶有600多年歷史,為中國六大茶類之一,是西北地區少數民族的生活必需品。進入21世紀,安化黑茶風光不再,2006年的綜合產值不到2億元。然而,到了2017年,安化黑茶煥發青春,綜合產值達到152億元。
在安化黑茶產業振興過程中,湖南農業大學教授劉仲華團隊發揮了重要作用。劉仲華介紹,導致黑茶產業落后的主要問題是:產品原料粗老、包裝簡陋、工藝落后、品飲不便、質量不穩等。他帶領團隊冒酷暑實地調研湖南的茶山、茶廠,帶著問題回到實驗室潛心研究。經過不懈努力,他率領團隊解開了黑茶品質風味形成機理與微生物作用機制的生物化學密碼。同時,在汲取傳統加工技藝精髓的基礎上,提出了黑茶產業的“產品四化”和“生產過程四化”:黑茶產品的方便化、高檔化、功能化、時尚化;生產加工過程的清潔化、機械化、規模化、標準化。以此為核心,劉仲華團隊與茶企產學研合作,推動黑茶從傳統生產體系向現代茶葉生產體系轉變,帶動產業升級。
黑茶的獨特之處,在于它有“金花”——一種黃顆粒狀的益生菌,學名冠突散囊菌。發花,是黑茶加工過程中最關鍵的工序。傳統黑茶主要原料為粗老茶葉,茶梗多,利于發花。黑茶產業要振興、原料要擴充,如何讓沒有茶梗的細嫩茶葉也能發花?劉仲華帶領團隊潛心鉆研,研究出一種誘導調控發花技術,做到了細嫩茶葉也能發花而且茂盛飽滿,確保了產品的質量穩定。
多年來,劉仲華團隊從理論、技術、裝備、產品到標準層層推進,支撐黑茶從小茶葉變成了大產業、由邊銷變成了內銷、外銷同步推進,成為國內大部分區域的消費群體都喜愛的“大眾茶”。
據介紹,從2006年至2016年,劉仲華團隊圍繞黑茶加工理論與技術,在國內外發表80多篇學術論文,獲得發明專利30多件、實用新型專利13件,并制訂、修訂了6項國家標準和13項湖南省地方標準,為中國黑茶科技進步和產業提質增效提供了有力支撐。2016年,團隊的“黑茶提質增效關鍵技術創新與產業化應用”項目還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相關標簽:湖南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