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11-21 作者:佚名 來源:中新網貴州新聞
20日,在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地坪鎮歸白村,村民們正忙著在176畝的基地里采摘羅漢果。地坪鎮附近許多村寨的農戶也時不時到基地來觀摩學習,大家都耐心聽一個90后年輕人吳本生講述自己與羅漢果種植的創業故事。
今年28歲的吳本生,是地坪鎮歸白村人,雖然只有初中文化,但愛學習、愛鉆研,總是對新鮮的事物感興趣。2015年,歸白村兩委從廣西引進羅漢果種植技術,好奇的他抱著試試的心態。率先在全村種植20畝,每畝產量達1400斤以上,按一斤10元算,年產值達28萬元。
“我有個習慣,每天都看新聞。每次從報紙、電視、網絡上看到我們黔東南州一些貧困村的先進人物,通過種植中藥材,養羊、養牛發家致富的時候,我覺得自己也能做到。因為比較熟悉羅漢果種植技術,于是就先干起來了!眳潜旧f。
2015年試種成功后,2016年吳本生要把家里所有的山、地都拿來種植羅漢果,他父母和親戚朋友都極力反對,可血氣方剛的他不顧眾人反對,依然決定種植羅漢果。家里人不支持他,他就去找支書,說服家人,再拉動貧困戶一起種植,一次說服不了,他就再跑一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歸白村2016年種植羅漢果176畝,覆蓋貧困戶19戶,82人。
“剛開始,看見一個90后的年輕人來動員貧苦戶跟他一起搞羅漢果種植,我也是半信半疑。我們歸白村地勢崎嶇,人多地少,萬一這個90后的年輕人遇到點挫折,不干了,就麻煩了。” 70后的歸白村支書吳道恒當初并不看好90后的吳本生。
為了打消村支書和貧困戶的顧慮,吳本生組織成立了歸白村萬合種養殖業農民專業合作社,他也先后到廣西、臺灣等地學習種植技術并尋找銷路。功夫不負有心人,因管護到位,歸白村176畝羅漢果進入盛產期,每年純收益達38余萬元。
“38萬元,想不到在吳本生的帶領下大家辛苦一年賺了那么多錢。過去,我們做夢都不敢想,跟著吳本生干沒錯!”歸白村貧困戶吳德江通過種植羅漢果今年實現了脫貧。
羅漢果種植成功后,敢闖敢試的吳本生又帶領村民種植146.5畝百香果和84畝黃金果,他又試種5畝元胡,準備明年在全村進行推廣。如今,歸白村發展羅漢果、百香果、黃金果等產業,年產值達500余萬元,利潤達150余萬元。
“立說立干是我們成功的法寶,脫貧不是等出來的而是干出來的。下一步,我準備根據市場需求發展元胡等新的產業,通過電商銷售渠道,把產業真正做大,做強。把歸白村打造成產值超一千萬元的示范村!闭劦轿磥,吳本生信心滿滿。
相關標簽:貴州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