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11-19 作者:佚名 來源:人民網-美麗鄉村頻道
河北省豐寧滿族自治縣作為國家級重點貧困縣、燕山—太行山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扶持縣、省深度貧困縣,如何建立穩定持久的脫貧增收機制?在脫貧攻堅大考中如何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
豐寧縣近年來立足空氣質量優、水質好、土壤無污染等優良生態環境,借助與京津山水相連、地緣相接、人緣相親的區位優勢,把發展有機農業作為最佳選擇,啟動了“國家有機產品認證示范縣”和“全國有機農業示范基地”創建工作。
據介紹,豐寧縣通過科學規劃,全力打造了各類有機園區;對有機農業進行全產業鏈獎補;強化管理,使投入品形成了統一供應、連鎖服務;規范運作,實現了有機產品全程可追溯。全縣三年累計投入資金9.5億元,奶業、蔬菜、黃旗小米、特色養殖等有機園區初具規模,生產、加工、倉儲、運輸、流通等各個環節有效暢通,有機產業鏈條基本形成。全縣32家企業獲得有機證書61張,有機種植認證面積達到5700多公頃,養殖業認證數量達到5000頭。有機農業的加速發展給豐寧農業產業帶來了蓬勃活力,更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效益。
11月16日,豐寧縣借著北京展覽會的機會組織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有機農產品推介會,充分展示豐寧近年來在有機農業領域取得的成果,并將一批優秀的農產品上架推介。在這當中,“黃旗小米”成為了眾多嘉賓聚焦的重點產品。
豐寧縣的黃旗鎮,種植小米歷史悠遠,有歷史記載的已有400多年,這里獨特的氣候和土壤條件,產出的小米顆粒大而飽滿,碾出米來金黃閃閃,晶瑩透亮,炊出飯來香味撲鼻,入品滑潤,徽糯而粘,增人食欲,凡吃過這種米的人無不嘖嘖稱奇。黃旗小米,久負盛名,自滿清皇太極時期就撥專銀在黃旗種植谷子,成為朝廷貢米,自康熙后供京城皇室食用,有“清廷貢米”和“康熙貢米”之稱。
黃旗鎮獨特的地理、氣候、土壤條件非常適合谷子生長,病蟲害少,造就了黃旗小米的“神奇品質”,經科學測定,黃旗小米240項指標全部達到有機標準,含有人體所需的多種礦物質和維生素,蛋白質、鈣、鐵、鋅等10多種元素居全國同類產品之首,黃旗小米膠稠度最高可達152mm,糊化溫度最高可達4.3級,用黃旗小米熬煮的小米粥,“上不見米,下不見底”,揭鍋滿屋香,入口甘醇順滑,口感極佳。
豐寧黃旗皇種植有限公司經理李鳳琴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合作社里的農戶,原來用化肥農藥種谷子,1畝地收成近400公斤,畝收入2000元左右,F在種有機小米,不施化肥不打藥,畝產230公斤左右。產量雖然下來了,可是價格上去了,1畝地增收近千元。
有機農業的快速發展為貧困農民脫貧增收注入了強大動力。有機產業通過土地流轉、務工、入股、合作等形式,使廣大農民參與進來,實現了緊密的利益聯結。截至2017年底,各類農業產業對貧困農民覆蓋率達到了83%,今年將實現全覆蓋,帶動所有貧困農民戶均增收3000元以上,3萬貧困人口將通過產業發展實現脫貧。
豐寧有機農業產業發展的大幕已徐徐展開,豐寧的每一寸土地、每一分空間都充分顯示出掘金的潛力。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背景下,有機創建讓豐寧把清清河水輸往京津、拱衛首都最后一道生態屏障的同時,化綠水青山為金山銀山、以金山銀山襯綠水青山,播種有機品牌,收獲生態建設、脫貧甩帽雙贏的累累碩果,讓“豐蕪康寧”的種子萌發出蓬勃生機。
相關標簽:河北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