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11-13 作者:佚名 來源:寧夏農牧廳信息中心
為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促進農業增產增效、農民增收。近年來,自治區農業農村廳按照“政府引導、主體多元、資源互補、便民高效”的原則,積極創新和探索建立覆蓋全程、綜合配套、便捷高效的農業社會化服務新模式,加快推進農業社會化綜合服務站建設,全區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能力穩步提升。
一是服務體系逐步健全。2016-2017年全區建設農業社會化綜合服務站80家,其中:三星級6家、二星級22家、一星級30家、掛牌無星的22家。從事優質糧食產業服務的48家,從事蔬菜產業服務的26家,從事種養結合服務的6家。2018年新申報創建58家,目前創建總數達到138家。
二是服務功能進一步拓展。服務功能以技術指導、農資供應、測土配肥、統防統治、農機作業、信息服務“六項功能”為基礎,向土地托管、金融服務、電子商務、市場營銷、休閑觀光、創意農業等領域拓展,實現了從單一公共服務向多種社會力量相補充轉變,從生產領域向全要素延伸、一二三產業融合轉變。
三是服務模式進一步創新。2017年總結了農技服務引領型、農機服務引領型、農資服務引領型、加工流通引領型、融合服務引領型十大典型案例,2018年,根據各服務站服務重點,加大扶持力度,培育了“龍頭企業+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金融服務+全產業鏈”、“農機作業+智慧農業”、“土地托管+植保飛防”、“品牌農業+糧食銀行”、“市場營銷+訂單農業”、“電子商務+五優基地”、“技術服務+全產業鏈”、“種養結合+循環發展”、“黨建引領+產業融合”“十大服務”模式。初步形成了服務主體“多層次”、服務內容“多元化”、服務機制“多樣化”的新格局。
四是服務能力進一步提升。2016年以來,各服務站圍繞技術指導、農資供應等10項服務功能開展合作式、訂單式、托管式、全程式社會化服務,服務面積逐步擴大,節本增效明顯。2016年各服務站服務總面積達到57萬畝,2017年達到136萬畝,2018年到目前已經達到210萬畝,平均畝節本增效90元左右,農資銷售占全區總銷量的30%以上。每畝節本增效:水稻106元、玉米83元、蔬菜156元;小麥、水稻機械化率均達到100%,玉米達到78%,馬鈴薯達到43%;配方施肥應用率達到100%,統防統治率達到50%。
相關標簽:寧夏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