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11-09 作者:佚名 來源:海東時報
今年以來,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縣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抓手,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快農業產業轉型升級,為推進產業扶貧、促進農民持續增收提供有力保障,全縣農牧業多點開花結碩果。
互助縣在推進糧草兼顧、農牧結合、循環發展的新型種養結構的前提下,加強產業結構調整,以當歸、黃芪、黨參等為主的中藥材種植規模不斷擴大,種植區域遍布腦山地區。今年中藥材種植面積突破8萬畝,預計產量達5.2萬噸以上。目前,全縣有中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15個,從事中藥材產業的群眾達2萬余人。建成了總投資2.24億元,占地面積127畝,集扶貧產業展銷、特色產品加工、企業培訓孵化和商貿物流洽談“四大中心”為一體的扶貧產業園,并于今年7月份正式運行,目前已入駐商企120家,吸納180名貧困群眾就業。預計產業園年產值可達2.22億元,帶動貧困農戶8108戶、貧困人口2.4萬人,人均增收2180元。
據了解,互助縣為實現生豬產業標準化、現代化、集約化發展,成立了青海泰和源農牧科技有限公司,實施總投資7.8億元的30萬頭生豬產業化精準扶貧綜合開發項目,主要建設30萬頭生豬繁殖基地1處、10萬頭育肥基地3處,并配套建設糞污處理設施及有機肥廠、飼料廠、屠宰場等。項目全部建成后,通過“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的運營模式,可帶動4000戶貧困戶戶均增收3000元以上。
同時,互助縣以“農光互補”為主,助推脫貧攻堅。在塘川凱峰農業基地投資2億元實施了裝機容量20兆瓦的光伏發電項目,改建新式光伏農業大棚137棟,建成110KV變電站1座,年發電量3000萬度,收益2850萬元。根據國家支持光伏扶貧的有關政策,基地與扶貧部門簽訂光伏扶貧合同,每年從光伏收入中支付200萬元用于貧困村發展扶貧產業,合同期限20年。同時,基地每年向農戶支付土地流轉金425萬元、農民工工資約720萬元,實現了光伏發電與高效設施農業、精準扶貧的有機結合。
此外,農村改革取得重大突破,互助縣率先在全省開展并完成了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劃定試點工作,以及農村承包土地的經營權、農村住房財產權抵押貸款試點工作;在全市率先開展了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整縣推進和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工作。五項農村綜合改革為全省、全市改革工作積累經驗的同時,進一步激發了農業農村發展新活力。
相關標簽:青海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