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11-08 作者:佚名 來源:人民日報
“背靠大樹好乘涼!”河北邢臺南和縣閆里村的李素廷曾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到當地的金沙河面業集團種植基地打工后,每天工資50元,自家2畝地流轉給基地每年租金2000多元,產業的帶動讓全家脫了貧。村里還有45戶貧困戶像她一樣,靠項目脫了貧。
近年來,河北邢臺立足農業資源優勢,積極探索以農業產業化帶動精準扶貧的新路徑,培育出5家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64家省級龍頭企業、410家市級龍頭企業,擁有13個農產品中國馳名商標,農業產業化經營率達到70.3%。在整體推進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同時,實現貧困戶戶戶有增收項目、人人有脫貧門路。
近年來,邢臺先后安排和爭取各級財政資金2億多元,一批加工項目進展迅速,精深加工程度大幅提高。今年,總投資1000萬元以上的項目有157個。
“大項目帶來了就業崗位,農民就地就近就業,從而穩定脫貧。”邢臺市農業局副局長路隨增說,政府在幫助壯大扶貧主導產業的同時,還開展了職業農民培訓,加大農村新型經營主體培育力度,引導企業面向當地群眾進行技能、安全等免費培訓,幫助農民順利成為產業工人。據邢臺市扶貧辦主任張峰珍介紹,3年來,全市共有22.1萬人通過農業產業化實現脫貧。
相關標簽: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