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11-06 作者:佚名 來源:中國農業新聞網
河南鄧州:“人才+”讓貧困戶踏上科技致富快車
中國農業新聞網訊(盛志國 郭天曙 記者 張培奇)“科技養殖生態龍蝦真是好,供不應求,每畝地一年能賺個萬把塊錢,比在外面打工強多了,我現在奔小康是信心滿滿啊!”11月4日,隨著一籠籠鮮活的小龍蝦出水,河南鄧州市陶營鎮盧崗村的貧困戶盧勝旺是喜上眉梢,連連稱贊說是科技助力讓他翻身脫了貧。
盧勝旺為了給生病的老母親治病導致一貧如洗,成了貧困戶。幫扶干部得知他在外地打工時有蓮藕種植的技術和經驗,便鼓勵他搞“生態蓮藕+龍蝦”循環種養,村里還專門聘請了省市農科院多名專家手把手指導他,發展形成了“一地兩用、一季兩收”模式。這一舉措,也讓他踏上了科技致富快車。
去年以來,鄧州與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建立科技合作,充分發揮南水北調6億立方米丹江水資源優勢,開展水產養殖領域科學研究和技術推廣工作,發展水稻種植和稻蝦、稻魚混養5.3萬畝,帶動像盧勝旺一樣的近2000戶貧困戶增收。
為發揮各行各業人才在打贏脫貧攻堅戰中的支撐引領作用,鄧州市實施“人才+”模式,讓各類科技人才向扶貧一線流動,使其成為加速脫貧的“助推器”。
圍繞貧困村產業布局和市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鄧州市抓住京鄧合作重大機遇,加強與北京西城區科技、技術的合作。與北京農科院合作建設了全國首個雜交小麥產業化基地,中科院水生生物院士工作站落戶鄧州,與河南省農科院共建項目也持續推動;組織專業技術拔尖人才為全市107個貧困村的365位創業致富帶頭人做專題系列培訓;開展科普大篷車走進貧困村活動,組織農業科技人員進村入戶,指導貧困戶學習農業科技和防病減災知識,積極開展農業新技術、新品種的推廣,提升貧困群眾增收致富能力。
同時,鄧州市大力實施精準培養人才策略,加強技能培訓,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等方式,加強實用人才培育和技術培訓,聘請高精尖人才,示范帶動提升貧困群眾素質。先后出臺了《關于實施人才回歸全民創業戰略的意見》《鄧州市支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扶持政策》等政策文件,以人才引育和科技創新推動經濟跨越發展。開展“人才回歸、全民創業”行動,積極推動項目回遷、資金回流、技術回鄉,推進鄉村振興;圍繞紡織服裝、汽車及零部件兩大主導產業注入科技元素,催生一批扶貧基地、扶貧車間、小微企業和家庭作坊,推動企業積極參與產業扶貧,提供就業崗位8000多個。
截至目前,鄧州市9家企業與6所院校實現對接合作,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4家,院士工作站2家,在建院士工作站1家。近20余家回鄉創業企業助力脫貧攻堅,對43個村近13000余名貧困人口進行了幫扶,累計投入資金5700余萬元,通過產(就)業幫扶、小額貸款入股分紅、公益捐贈、技能培訓、扶貧車間等模式,助力3500余戶8000余人擺脫貧困。
相關標簽:鄧州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