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10-29 作者:佚名 來源:云南日報
入秋,云南省紅河縣萬畝哈尼梯田里,稻浪起伏,谷穗飄香。從樂育鎮樂育村委會向東南行駛大約1公里,就到了著名的桂東梯田。近年來,風光旖旎的桂東梯田吸引了眾多游客慕名前來觀光,為當地群眾拓寬增收渠道、走出貧困帶來了希望。“之所以有眼下的好情形,與縣里下大力氣恢復梯田傳統耕種模式密不可分。”樂育村黨總支書記何禮誠介紹。
前些年,由于缺水和溝渠年久失修,桂東梯田核心區部分水田因無人管理而撂荒;沒有荒廢的,也被農民改為旱地,種植甘蔗、木薯、香蕉等經濟作物。
“老祖宗留下來的除了梯田,還有傳統的耕種方式。誰家恢復水田,政府就給予補助。”為了重拾梯田的傳統農耕,紅河縣采取多種方式加大對梯田的恢復力度,積極推廣“稻魚共作”生態種植模式,帶動旅游業發展。
為了保證梯田用水,保護梯田水系,紅河縣整合項目資金,從紅心水庫引水,修筑起19公里長的勝利大溝,聘請護溝員維護溝渠,從根本上解決持續缺水對哈尼梯田造成的影響。
何禮誠參與了恢復梯田的全過程。他說,政府扶持和鼓勵農戶自行恢復水稻種植,按每畝500元對農戶給予補助。同時,政府牽頭招商引資對梯田進行修復,鼓勵農戶流轉土地發展“稻魚共作”,所需的魚苗由公司無償提供,稻谷和水產品的收入全部歸農戶所有。經過幾年時間,有437畝田地已恢復成水田種上梯田紅米。
“恢復了水田,種上了紅米,還要想方設法提高農戶收入。”樂育鎮尼美村木美云田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普偉總告訴記者,中國扶貧基金會攜手紅河縣、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共同推動當地的紅米產業提質升級。通過組建、優化合作社,統一生產標準,嚴格品質控制流程,以“善品公社”為品牌統一對接市場,把綠色生態的梯田紅米送到客戶手中。
普偉總介紹,在沒有成立合作社之前,紅米每公斤才賣2.3元左右。現在,紅米在紅河加工,送到成都包裝,每公斤賣到了29元。去年共銷售紅米15萬公斤,輻射周邊梯田3000畝,有151戶農戶加入了合作社,帶動貧困戶78戶,戶均增收1000余元。
相關標簽:紅河縣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