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10-27 作者:佚名 來源:中國農業新聞網-農民日報
當年不毛地今日糧滿倉
——山西右玉以土地綜合開發撬動脫貧攻堅
徐道紅
2018年8月8日,山西省政府正式宣布朔州市右玉縣退出貧困縣。
右玉曾經林木綠化率不足3%,在這個“栽活一棵樹,比養活一個孩子還難”的地方搞農業綜合開發,推動綠色發展真是難上加難。自1993年開始,右玉遵循“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的發展理念,走農業綜合開發之路,實行山、水、田、林、路綜合治理,以特色產業規劃扶貧、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建設高標準農田,實施沙棘產業振興項目,促進農民增收,建設綠色生態畜牧和特色生態旅游“兩大產業”基地;昔日的不毛之地變成了今天的塞上綠洲,林木綠化率達到54%;做大做強雜糧產業,進行中低產田改造,運用水利、林業、農業科技等措施,種植面積穩定在40萬畝左右,逐漸扭轉了全縣靠天吃飯的被動局面,成為全國小雜糧基地縣。發展壯大畜牧業,全縣羊的飼養量達到75萬只。2002年以來,主攻生態綜合治理項目,建成了一批與自然、資源、環境相和諧的生態觀光旅游區,農業綜合開發使右玉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如虎添翼。
右玉在農業綜合開發方面,堅持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生態效益三者兼顧。
右玉當地種植小雜糧歷史悠久,特殊的氣候、地理條件使右玉種植的小雜糧品質好。因缺水,產量不高,當地農民小雜糧種植主要滿足自用,無法形成產業。將中低產田改造作為突破口,近年來右玉縣新改5.09萬畝中低產業,新增糧食生產能力1273.6萬公斤、油料生產能力196.4萬公斤,直接帶動項目區農民畝均增收300元,有1.1萬農民從中受益。
沙棘在當地原本野生植物,其營養、保健價值很高,其加工產品近年來頗受市場青睞,2017年以來,右玉累計投資4389萬元,對威遠、新城等5個鄉鎮的12個村實施優種增值工程,將原本不被重視的植物開發成一個產業。對于當地的另一個傳統產業養殖業,右玉縣在實行喬灌草相結合,工程措施與生物措施相結合的方式,2002-2016年,累計投資7811.2萬元,完成生態綜合治理面積8.15萬畝,為右玉縣人均7只羊的畜牧業發展提供了草飼支撐。近年來,右玉及周邊綠化工程不斷加大,支持威遠鎮苗木基地建設,如今,“右玉”已成為華北地區規模最大的樟子松苗木供應基地,此項工程每年給農戶帶來戶均純收入8萬多元。
右玉縣將生產基地發展和產業發展有機結合,發展壯大龍頭企業,累計投資14624.72萬元,先后對全縣畜牧養殖、農畜產品加工、沙棘果加工和設施種植等34個項目進行產業化發展項目扶持。同時,與特色生態旅游相結合,近17年來連續大面積營造水土保持林、農田防護林、經濟林,修筑淤地壩、谷坊、溪流護岸等水保工程,發展鄉村特色生態旅游,目前,特色生態旅游已成為右玉經濟發展的兩大基地之一。
相關標簽:山西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