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10-26 作者:佚名 來源:農民日報
秋意漸濃,稻谷飄香。在安徽省廬江縣臺創園安徽喜洋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1000畝國家綠色水稻標準化生產示范區,一望無際的稻田里,一派喜人的豐收景象。“今年示范區的水稻穗數足、穗型大,產量有望超過去年。”喜洋洋公司農技員喬衛菊高興地說。
在示范區,筆者看見一排排太陽能頻振式殺蟲燈矗立在稻田里,十分醒目。
“可別小看這些燈,它可以根據害蟲趨光性特征,有效殺死稻飛虱、稻縱卷葉螟等害蟲。”喬衛菊介紹說,有了這個殺蟲燈,今年稻田農藥打得少了,長勢比往年還好,真正實現了綠色又高效。
喜洋洋公司總經理華勝接過話茬:“早些年用農藥時,還是有效果的,現在越用越不行,害蟲也有抗藥性,惡性循環。這幾年,我們公司積極推廣應用頻振式殺蟲燈等綠色防控技術,減少了化學農藥的使用量,提高了大米品質,確保了食品安全。”
他跟筆者算了一筆賬:采用綠色防控進行水稻種植,每畝農藥使用量比普通大田減少30%,降低農藥成本20元以上,水稻每畝增產200斤左右。
“不僅如此,正是因為水稻品質的明顯提升,喜洋洋生產加工的‘金福元’品牌大米每公斤可賣12~16元,是市場上普通米售價的兩三倍。”華勝樂得合不攏嘴。
將科技成果轉化為現代生產力,綠色防控技術創造了看得見的收益。喜洋洋公司只是廬江縣通過綠色防控手段“蟲口奪糧”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廬江縣積極推廣病蟲綠色防控和專業化統防統治,同時引導單項技術變全程,加快綠色防控產品、技術的研發,提升技術含量,大力推廣集成綠色防控技術,輻射帶動全縣更多水稻種植主體采用綠色防控技術。
廬江縣還構建利益聯結機制,讓綠色防控生產的優質農產品優價,由“賣產品”到“賣品牌”,從而建立綠色防控長效推廣機制,為質量興農、綠色興農提供有力支撐。
統計數據顯示,通過實施綠色防控技術,今年廬江縣水稻重大病蟲重點區域防控處置率達到95%以上,病蟲為害損失率控制在5%以內,確保重大病蟲不大面積成災為害,取得了水稻全面豐收。
“通過基地示范和引導宣傳,廬江農民一改以往見蟲治蟲、見病治病的習慣。”該縣農委總農藝師吳周說。
吳周表示,下一步廬江縣將加快轉變病蟲防控方式,強化技術模式的集成與示范推廣,不斷增強綠色防控技術應用的內生動力,真正有效地實現綠色防控技術的規模化覆蓋,全力確保糧食、農產品質量和農業生態環境安全。
相關標簽:廬江縣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