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10-25 作者:佚名 來源:新華網
第八屆中國畜牧科技論壇10月23日在重慶市榮昌區拉開帷幕。重慶市畜牧科學院研究員葛良鵬一早就做好了準備,他將帶著市畜科院最新培育的三頭“科技豬”,在“豬生物醫學轉化應用研討會”上發表主題演講。
提起重慶榮昌,很多人便會脫口而出“榮昌豬”。榮昌區委書記曹清堯更曾在多個場合提到“榮昌豬比榮昌人有名。”
榮昌豬是世界八大、中國三大優良地方豬種之一,以25.09億元品牌價值位居全國地方豬品牌價值榜首。榮昌國家生豬交易市場已經覆蓋全國,國家生豬大數據中心啟動建設……榮昌豬的科技含金量越來越高,本屆中國畜牧科技論壇,榮昌豬將再一次展示自己的“科技范兒”。
“科技豬”領跑全國豬生物醫學轉化應用
在生豬行業,榮昌玩出了花樣,結出了成果。
“我們成功突破了無菌豬培育的核心關鍵技術,率先在榮昌建立了國內領先的無菌豬培育和應用平臺。”葛良鵬告訴新華網,無菌豬在醫學、生物學、畜牧、食品等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價值。
如用無菌豬接種嬰幼兒的腸道菌群,可模擬嬰幼兒腸道消化和免疫系統的發育,評價嬰幼兒奶粉和兒童疫苗具有獨特優勢;無菌豬還可以應用于抗生素替代研究、特殊功能食品開發、種豬疫病凈化等研究領域。
提起這項技術,葛良鵬表示,無菌豬是通過對合格供體母豬進行無菌剖腹術,將獲得的無菌仔豬飼養于無菌隔離器內,呼吸無菌的空氣,食用無菌的飼料和飲水,培育出的不含任何微生物的特殊用途豬。
“現在我們單批次最高可提供80頭無菌豬,一年可提供300頭。”葛良鵬稱,研究所已經先后向中國科學院、中國農業大學、四川農業大學等數十家單位提供了無菌豬技術服務10余項,為6個國家重點項目的實驗提供了條件支撐。
相比小白鼠,豬在解剖結構和生理代謝等方面與人類更加接近,因此除無菌豬外,研究所還培養了“人源化抗體豬”和“耳聾豬”兩種豬。
葛良鵬解釋稱,“人源化抗體豬”有望在短時間內產生大量特異性全人抗體,用于SARS等突發性生物安全事件的防控,在國家公共衛生安全方面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耳聾豬”的基因則與白化病人類似,目前主要用于人工耳蝸等臨床前評價。
“生態豬”循環技術讓糞污變廢為寶
在榮昌雙河街道高峰村,日泉農牧基地在這里養了一群“生態豬”。有別于傳統的養豬模式,該基地打造的是種養循環模式,近處是標準化的封閉養殖場、專業化的排泄物處理系統,遠處則是成片的果樹。
該基地相關負責人易守華表示,養豬場在設計上做到了干濕分離,采用泡沫消毒系統、稀料投食系統、病死豬無害化處理系統,喂養、消毒、清理全自動化,工作人員進入豬場,還需要全身消毒與換裝。
“我們日常存欄有2萬頭生豬,每天要產生240噸糞污。”易守華表示,處理糞污原本是養豬場最頭疼的問題之一,但他們通過回收干濕分離的糞污堆,把固體部分加工成為有機肥,沼氣用于發電,沼液則在處理后直接還田,為果蔬提供優質有機肥源,變廢為寶。
“豬糞固體部分變成價值不菲的有機肥,液體部分沉淀后直接澆灌到了果木基地。”易守華稱,公司在豬場周邊流轉了5000余畝土地,種植了蛋白桑、葡萄、獼猴桃、藍莓等果蔬,全部使用沼液澆灌。
目前,這里已經形成了集生豬養殖、水果種植、餐飲、休閑、觀光、旅游為一體的生態循環農業產業園,園區內一年四季都有鮮花和水果,兩個大型養殖場自繁自養每年可出欄肥豬15萬頭。
據悉,榮昌已建成西南地區最大的現代化種豬場、種養生態循環基地,成為西南地區仔豬供種高地,每年外銷仔豬200萬頭以上,榮昌標準化養殖模式和種養循環集成技術已在18個省市推廣應用。
“智慧豬”ID可追溯一生保證質量安全
在全國首個畜禽產品大型交易市場——榮昌國家生豬市場內,巨大的屏幕實時顯示著各地生豬交易情況,交易數量、交易價格等數字不時變化。數據顯示,自2015年12月正式運營以來,該市場已完成超775億元交易額。
“我們現在的日均生豬交易已達到近10萬頭,占到了全國生豬交易總量的10%!”國家生豬市場相關負責人介紹,他們已有近5萬注冊用戶,交易范圍覆蓋了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
今年5月18日,國家生豬交易市場采用豬聯網技術為養殖場實施智能化改造,使每一頭生豬的生命周期全過程都可實現溯源,這種“ID豬”保證了產品質量更安全可控。
“消費者通過手機掃描豬的二維碼,就能輕松了解其生長環境、飼料、豬場管理人員等信息,生豬交易交收質量認證標準、豬只疫病防控、物流運輸、屠宰加工等各個環節也都可全程追溯。”上述負責人表示。
一般來說,“ID豬”每公斤的售價要比普通生豬高2元左右。目前,國家生豬市場已經與河南、貴州等地的10余家生豬養殖、屠宰加工企業簽訂了“ID豬”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相關標簽:重慶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