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日韩精品-av日韩高清-av秋霞-av片在线免费看-欧美视频一区二区-欧美视频一区

84農業網

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行業:養豬|養牛|養羊|養兔|養魚|養雞|養蛇|養鵝|養鴨|養龜|養蝦|養蟹|養鹿|養蠶|黃粉蟲

行業:水稻|玉米|花生|小麥|大豆|茶葉|棉花|油菜|鵪鶉|牛蛙|黃鱔|泥鰍|蚯蚓|養驢|養蠅蛆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資訊 > 國內新聞

貴州黔東南州:破解“富饒的貧困”難題

84農業網   時間:2018-10-08    作者:佚名    來源:經濟日報

貴州黔東南州:

破解“富饒的貧困”難題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李華林

近年來,貴州黔東南州在多個中央國家機關的定點幫扶下,抓牢抓實脫貧攻堅工作,瞄準脫貧攻堅難點、重點,因地制宜發展產業,教育扶貧、醫療扶貧多管齊下,實現貧困發生率明顯下降,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大提高

貴州黔東南州地處貴州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坐擁青山綠水的優質生態資源,但一直以來經濟發展水平上不去,被視為“富饒的貧困”。近年來,貴州黔東南州瞄準脫貧攻堅難點、重點,采取因地制宜發展產業,教育、醫療扶貧多管齊下等措施,抓牢抓實脫貧攻堅工作。同時,包括審計署在內的多個中央國家機關在黔東南州定點幫扶,從項目資金籌集、基礎設施改善等各方面給予大力支持。2017年,黔東南州減少貧困人口20.01萬人,貧困發生率從2016年底的18.08%下降到13.6%,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6%,達到8388元。

定點幫扶,合力扶真貧

得知駐村“第一書記”姜海泉即將期滿離開,貴州省黔東南州丹寨縣甲石村的村民們聯合寫了一封信托人帶到北京,懇求讓他再留任一段時間。放心不下朝夕相處的村民和正在進行中的扶貧事業,最終,姜海泉決定再留一年。

姜海泉是審計署國資監管審計局的干部,2016年2月被派駐甲石村,成為這個深度貧困村的“第一書記”。

“我知道這里窮,但沒想到這么窮。印象最深刻的是村里的路。進村的盤山路塵土飛揚,不時還會遇上山體滑坡;村里的土路連接各戶,遇到雨天,滿腿都是泥。‘要想富,先修路’,在甲石村顯得尤為迫切。”姜海泉說。

要修好村里的“致富路”,最難的是資金。“審計署沒有直接的項目和資金,署里黨員干部們交納了共60萬元的特殊黨費,其中一部分就用來給村里建基礎設施了。”姜海泉說,2016年底,他申請了財政“一事一議”項目物資,建議當地有關部門整合專項資金,先后爭取到300多萬元用于甲石村道路建設。一年多時間,全村8公里的道路建設完成,7個村民小組全部通上了水泥路。

除此之外,任“第一書記”兩年多來,姜海泉想方設法發展村集體產業,提高村民生活水平。他引導村民在荒山上種茶樹,幫助村里建起農產品保鮮冷庫,讓留守婦女在家門口就可以掙錢;爭取資金在鎮里的小學建起了食堂,讓孩子們在冬天可以吃上熱飯……如今,走進甲石村,腳下是寬闊平整的水泥路,路旁有新裝的太陽能路燈,孩子們在翻新的幼兒園里嬉鬧,老人在幽靜的幸福院休息——曾經貧困的甲石村已一去不復返。

甲石村的這些變化,只是中央國家機關定點幫扶黔東南州的一個縮影。黔東南州州長羅強說,定點幫扶、東西部對口協作扶貧和社會扶貧已成為黔東南州脫貧攻堅的“三駕馬車”。2017年以來,共有包括審計署在內的13個中央國家機關在黔東南州定點幫扶,從項目資金籌集、基礎設施改善、旅游開發推介等各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同時,審計署還引進萬科物業公司、TCL集團等企業在當地啟動一批重點項目,有力促進了貧困群眾就業和增收。

產業扶貧,脫貧見長效

“天無三日晴,地無三里平”,說的就是黔東南州氣候濕潤、多山地坡地的生態環境。這樣的自然條件下,發展傳統種植業的收益并不算高,千方百計發展現代農業產業才是根本出路。

以麻江縣為例,自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麻江就有種植藍莓的傳統,但農民零散種植存在產量低、加工產品低端化、冷鏈物流設施缺乏等問題,品牌優勢不強,規模優勢難以顯現。

“麻江種出來的藍莓味道好、營養價值高,不缺市場,缺的是全產業鏈的規劃布局。”麻江縣副縣長王玲說。為此,麻江縣著力建設藍莓產業種苗培育、城市冷鏈配送、深加工等全產業鏈基礎設施,同時開展招商引資,撬動投融資企業、民間資本和閑散資本等社會資本9億余元,預計到2020年,麻江藍莓總產值將達20億元。

貧困戶單打獨斗發展產業,面臨缺資金、缺技術、抗風險能力弱等問題。王玲說,為此,麻江縣建立了貧困戶與新型經營主體、村集體經濟之間的利益聯結機制,通過“公司+貧困戶”“公司+合作社+貧困農戶”等模式,帶動貧困戶參與藍莓產業發展,預計戶均可增收1.5萬元。

除了發展農業產業,黔東南州還立足生態農業,積極發展鄉村旅游。

麻江縣宣威鎮翁保村烏羊麻苗寨原本是一個貧窮落后的苗族村寨,2013年,全寨貧困發生率高達45.2%。去年以來,麻江縣整合資金幫助烏羊麻苗寨修繕基礎設施,鼓勵村民翻新苗寨、種植藍莓。曾經遠近聞名的貧困村一夜之間舊貌換新顏,漸漸“火”了起來,附近縣市的游客經常來這里采摘鮮果、吃農家菜。通過發展藍莓產業和鄉村旅游,如今全寨34戶貧困戶全部脫貧。村民楊啟江感慨,終于不用再“守著好風光、過著苦日子”了。

教育、醫療扶貧,啃下“硬骨頭”

在黔東南州,因病因學致貧是貧困高發的主因之一。如何啃下因病致貧、因病返貧這塊“硬骨頭”?黔東南州領導分析認為,現在農民看病,可享受醫保報銷、民政救助和大病保險等多重保障,一般的病能報銷90%以上。但貧困地區醫療條件差,很多病查不出、看不了,得往省城大醫院轉,無形中就增加了貧困戶的住宿、交通等開支,這是醫療扶貧攻堅的“堅中之堅”。

所以,黔東南州與東部發達地區締結幫扶關系,瞄準醫療薄弱點對癥下藥,有效改善了貧困地區的醫療基礎設施,提升了當地醫療服務水平。

以臺江縣為例,2016年,臺江縣人民醫院與浙醫二院締結幫扶關系,掛牌成為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臺江分院。兩年來,浙江大學、浙醫二院投資近2000萬元為臺江分院購置1.5T磁共振、DSA、超聲、骨科手術牽引床等先進設備,幫助其創建遠程會診中心、泌尿外科、中醫康復科等專業科室,并以派駐專家、骨干醫師幫扶、導師帶教、招納進修人員等方式進行人才培養,使臺江分院成為全縣唯一集醫療救護、預防保健、教學科研等為一體的二甲綜合醫院。

“現在我們使用的設備,有些甚至比浙醫二院還要好,以前看不了的病,如今在縣城就可以得到治療。”臺江分院院長汪四花說,為了提升鄉村醫療水平,去年初,臺江分院挑選出6個實力較強的科室與6個鄉鎮衛生院的村衛生室簽訂了幫扶協議,采取一對一精準幫扶模式,以改變幫扶村老百姓的生活習慣、健康意識。“在我們的幫扶下,村民們慢性病治療的依從性已明顯提升,各村衛生室的環境和工作流程也得到了改善。”汪四花說。

扶貧先扶智,要阻隔代際貧困在大山里傳遞,教育扶貧是關鍵。為了讓更多寒門子弟能夠通過知識改變命運,黔東南州多管齊下,經濟上加大資助力度,發放助學金,免學費、書費和住宿費,減輕貧困家庭負擔;教育上注重師資力量培養,并讓老師和貧困學生結對,幫助他們上好高中、考上大學。

黔東南州振華中學3年前開始舉辦“兩山”致遠班,面向周邊縣區招收家庭貧困、品學兼優的小學畢業生,州級財政每年每人給予生活補助費、住宿費等4567元。

振華中學校長姚文明說,兩年來,州財政已為“兩山”班撥付補助資金總計281.22萬元,在教育扶貧政策的支持下,黔東南州越來越多的貧困家庭生活有了很大改善。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

閱讀排行榜

主站蜘蛛池模板: 抖音充值官网| 风间由美的电影| 电影《大突围》免费观看国语| 70岁200题三力测试题库| 男生虐茎虐睾视频网站| 夫妻最现实的约法三章| 情人电影在线观看高清完整版泰剧| 詹姆斯敦| 寻宝电影| 隐藏的歌手第一季免费观看完整版| 年轻阿姨的性教育| 明日战记| 狗叫声吸引狗| creepshow| 我会读心术免费观看完整版| 打手板心视频80下| 夜魔电影| 章若楠高清壁纸| 忍石| 《桂花雨》课后题答案| jar of love完整版| 180复古星王合击| 陈昭昭| 山东卫视节目表| 韩国电影闵度允主演电影| 电影《皮囊》| deathnote| 生死劫电影| 男生魔鬼训练压腿| 孔冉| 红楼琦梦| 寻梦环游记英文| 男人亲女人| 李彦萱| 中国往事演员表| gaysex双巨巴| 爷爷的爷爷怎么称呼| 谢容儿| 风俗通| 纳杰| 浙江卫视今晚电视节目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