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10-01 作者:佚名 來源:百色新聞網—右江日報
近日,筆者到廣西那坡縣百合鄉那樂村的“陽光助殘”扶貧基地采訪時看到,剛剛收完一批秋蠶不久,來自各鄉鎮的100多名貧困殘疾人及家屬又來到這里,有序地排隊領取免費的“陽光小蠶”。
“借助于‘陽光助殘’扶貧基地,向周邊貧困殘疾人發放小蠶和舉辦養蠶技術培訓,希望貧困殘疾人通過養蠶增加家庭收入。”那坡縣殘聯副理事長馬其雄告訴筆者。“縣殘聯免費發蠶種給我們養,以后我們會好好養,增加收入。”貧困殘疾戶羅秀芝說。
近年來,那坡縣采取“政府推動、企業牽動、科技帶動、農戶聯動”的方式,大力發展桑蠶產業。為進一步做大做強桑蠶產業,該縣還以創示范、抓特色、促增收為指導,積極推進桑蠶產業核心示范區建設。該示范區位于百合鄉北部,規劃總面積18100畝,其中核心區3100畝,拓展區5000畝,輻射區10000畝。示范區以“走生態路,打綠色牌,掙特色錢”為定位,通過“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貧困戶)”的經營模式,輻射帶動農業轉型升級,促進農民增收致富。
在示范區的核心帶動下,目前,該縣兩翼山區多點呼應,形成了主輔結合、一區多園的產業發展格局。城廂鎮口角村地處大石山區,村民收入過去主要靠外出務工和種植傳統農作物,收入來源較為單一,在政府和后援單位的大力支持下,最終確定把種桑養蠶產業作為口角村脫貧致富的首要項目。目前,該村的桑蠶種植面積達到了680畝,參與的農戶有40戶,其中貧困戶27戶。經初步統計,從今年3月開始飼養,短短6個月時間,平均每戶的收入都達到了1.5萬元,預計全年的收入將會超過2.5萬元。
“我從2017年開始養蠶到現在,已經有5萬元的收入,計劃在今年底建房,爭取早日脫貧。”口角村那布屯村民趙萬福對筆者說。
那坡縣邊關絲路桑蠶產業(核心)示范區的創建不僅促進了全縣經濟和社會發展,同時也有效助推了全縣精準扶貧工作再上臺階。據統計,截至9月20日,全縣累計桑園面積達10.08萬畝,飼養大蠶17.05萬張,產鮮繭727萬公斤,桑枝食用菌116萬棒,實現產值3.6億元,全縣有12091戶農戶種桑養蠶,其中貧困戶3023戶,蠶農戶均養蠶收入達2.9萬元。桑蠶產業已成為全縣農業優勢特色產業和農民增收新的增長點。
相關標簽:廣西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