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9-28 作者:佚名 來源:廣西日報
近日,走進廣西興業縣山心鎮升平粉蕉扶貧種植示范區,只見芭蕉園里一張張芭蕉葉隨風輕搖,滿園的翠綠洋溢著勃勃生機,讓人心曠神怡。
“你們來遲了一點,剛剛賣完一批粉蕉,下一批要到11月份了。”廣西玉林圣達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唐媚笑著對筆者說。
近年來,興業縣山心鎮黨委、政府因地制宜,把培育產業作為推動脫貧攻堅的根本出路。2016年,該鎮將全鎮9個貧困村扶貧產業資金整合起來抱團發展,產業扶貧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2017年,該鎮拓展思路,依托資源優勢,又做起了非貧困村的文章。
山心鎮升平粉蕉扶貧種植示范區位于山心鎮升平社區,原為一片花海種植地。花海停止種植后,山嶺撂荒。2017年7月,經山心鎮黨委、政府招商引資,鄰縣的唐媚來到升平社區,注冊成立廣西玉林圣達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將這片撂荒山嶺開發建成粉蕉種植園。
“看中的就是這里的連片山嶺和風土人情。”唐媚說,這片地由大大小小10多個連綿起伏的山嶺組成,面積2000多畝,氣候、土壤和水資源非常適合種植粉蕉。
在鎮、村干部的幫助和支持下,唐媚通過土地流轉的方式租下1800多畝地,采用“龍頭企業+合作社+貧困戶”的合作經營模式,吸納了山心鎮升平社區和公和村兩個非貧困村貧困戶的產業資金104.4萬元參與經營。其中,公和村貧困戶158戶700人產業資金共71.4萬元,升平社區貧困戶68戶323人產業資金共33萬元。
“全鎮9個貧困村已經抱團發展了養殖產業,非貧困村也不能落下。”山心鎮黨委書記覃海順告訴筆者,經過考察,他們決定盤活閑置土地,把粉蕉基地打造成為山心鎮的扶貧產業示范區之一,并把公和村、升平社區兩個非貧困村的扶貧產業資金放到粉蕉基地,抱團發展扶貧產業。希望通過示范帶動,實現產業“造血”式精準扶貧,促進貧困戶增收致富。
目前,該示范區除種植510畝粉蕉外,還種植了300畝皇帝柑、200畝臺灣香芋南瓜、70畝桂味荔枝。
經過一年的精心護理,示范區的510畝粉蕉于今年7月中旬進入收獲季。據介紹,粉蕉的收獲季從今年7月開始一直到明年6月結束,每畝產量預計達3000公斤,按目前粉蕉市場價格每公斤5元—5.6元,預計產值可達700多萬元。升平社區、公和村兩個非貧困村共226戶貧困戶,按照入股資金10%分紅,預計每期(3年)每戶可獲分紅1355—1455元。今年11月份將進行第一次分紅。
同時,該公司還積極參與扶貧工作,引導當地村民特別是貧困群眾到基地務工就業,增加收入。“下一步,我鎮準備把第二批扶貧資金300萬元繼續投入升平粉蕉扶貧種植示范區,擴大種植面積,實現更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同時,按照‘一村一品’扶貧產業發展模式,大力指導其他非貧困村發展特色種養優勢產業。通過產業扶貧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增加農民收入,實現鄉村振興。”覃海順說。
相關標簽:廣西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