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9-27 作者:佚名 來源:經濟日報
新疆察布查爾縣延伸稻米產業鏈——
農田成“工廠” 叫響“農字號”
本報記者 喬文匯
位于伊犁河谷的新疆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得河谷水資源豐沛之利,成為優質水稻種植區。夏末秋初,記者走進察布查爾,只見稻浪滾滾,微風起時,吹來陣陣清香。縣委書記王沛昭介紹說,“大米是察布查爾縣農業的拳頭產業,我們通過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用工業化思維謀劃農業,把農田作為工廠,培育強勢品牌,稻米產業鏈不斷延伸”。
“米還是原來的米,‘吃法’卻大不一樣了。”綽霍爾鎮博斯坦村稻農張丹豐的介紹,引起了記者的好奇。原來,去年他將50畝稻田流轉給華林米業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合作社推廣稻鴨共作,養殖稻田鴨、稻田蟹、稻田魚等,張丹豐負責養殖,掙上了工資。此外,他還開了荷花稻田農家樂,實現多元化增收。“以前就靠稻子,現在有流轉費、養鴨工資和農家樂的收益,年收入翻番了。”張丹豐說。
稻鴨共作、有機種植、稻田畫……“稻亦有道”,近年來察布查爾稻米產業的發展空間不斷拓展。記者在采訪中發現,該縣稻田面積基本保持穩定,但“種”法已大不同,在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形勢下,當地的稻米文章越寫越精彩。
毫無疑問,包括水稻在內的任何作物,其產業升級首先要提升品質。為此,察布查爾著力在標準化和品牌上下功夫,設立高標準的準入門檻,當地19家稻米加工企業生產的產品只有符合標準,才能使用“察布查爾大米”地理標志商標。縣里還聘請了第三方監管機構,在播種、施肥、防病、收獲等各個環節實施全天候監控,對合格稻米產品監貼可溯源防偽標識標簽及二維碼溯源系統標識。
“你看,這些大米看著都一樣,味道可不一樣。”去年,新疆西遷米業有限公司加工生產的高品質大米約占總加工量的三分之一,今年將全部加工高品質大米。總經理童兆權告訴記者,現在察布查爾高品質大米特別是有機大米市場行情非常好,有機米價格是一般米的5倍多,而且還供不應求。統計顯示,目前全縣1.5萬畝有機水稻,產值達1億元;1000多戶稻農通過種植有機稻,實現增收超過1萬元。
提升品質、邁向高端,察布查爾實施稻米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邁出了關鍵一步。在此基礎上,該縣著力提升稻米產業附加值。記者走近綽霍爾鎮博斯坦村的萬畝稻田,不時傳來鴨子的叫聲。據了解,華林米業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以博斯坦村為基地,實施集中耕作,并進行稻田鴨養殖,帶動了稻農增收。
“在稻田里既種植,又發展養殖,現在博斯坦村稻鴨之鄉的名氣叫響了。”在張丹豐家,合作社理事長張紅梅算了一筆賬:“老張飼養300只稻田鴨,100元1只,買2只送1只,全部賣掉能收入2萬元,除去自家吃的和成本,保守計算也能凈剩1萬多元。”
與稻田鴨相比,稻田蟹的利潤更為可觀。綽霍爾鎮布占村農民黃立君,今年將自家承包的5畝水稻作為試驗田,養殖稻田蟹。“中秋節前就能上市了,按照現在的行情,每公斤蟹至少能賣150元。”他對記者說,以前1畝水稻純收入在800元左右,稻蟹共作每畝能增加1000元,達到1800元。“明年打算擴大品種,發展稻田魚和稻田龍蝦。”黃立君對發展稻田養殖信心滿滿。
作為察布查爾縣的水稻主產鄉鎮,納達齊牛錄鄉還將水稻種出了新花樣。從2015年開始,該鄉開始發展稻田畫觀光,讓一產和三產“牽手”。去年,這個鄉的稻田畫景區接待游客超過3萬人次。“輪廓清晰、栩栩如生、創意性強。”來自昌吉市的游客甘為忠看到《我愛北京天安門》《納達齊鄉人民歡迎您》等稻田畫作品后,“感到非常驚喜,連說不虛此行”。
“我們從全鄉8000多畝水稻中開辟出680多畝搞稻田畫。”納達齊牛錄鄉人大主席居古拉·鐵留汗介紹,全鄉水稻產業一度進入瓶頸期,通過提高作物品質、發展稻田旅游實現了突破。她告訴記者,“三產帶動性強,每年稻田畫門票收入遠遠超過稻田種植收入,旅游觀光還激活了本地的餐飲服務,對農民增收的促進作用非常明顯”。
相關標簽:新疆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