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9-25 作者:佚名 來源:中國農業新聞網-農民日報
湖北十堰常態化開展扶貧大走訪大調研——
以“繡花功夫”推進精準脫貧
本報記者 鄭明橋 柳潔 通訊員 王雪峰
“快到屋里坐。”湖北省十堰市鄖陽區南化塘鎮杜家河村,65歲的貧困戶焦慶周正招呼著入戶走訪的扶貧干部王平,“您隔三岔五來看我,幫我老伴辦了殘疾證,現在又教我種蒼術,就像自家人一樣”。
十堰市是秦巴山片區脫貧攻堅主戰場,今年以來,十堰全面實施市縣鄉三級領導干部“戶戶走到”行動,常態化開展精準扶貧大走訪大調研,要求干部不僅身到,更要心到、感情到、措施到、效果到。
湖北省政協副主席、十堰市委書記張維國說:“我們就是要以‘繡花功夫’做好戶戶走到、扶貧作坊、安幼養老、強基固本等重點工作,找問題、出實招、補短板,確保貧困群眾更可持續、更加穩固、更高質量脫貧致富。”
鄖西縣近萬名黨員干部實現走訪全覆蓋,從“代辦一些事”“代問一些話”到“上門聊天”“醫院陪護”等;鄖陽區1.4萬余名機關干部進村入戶,白天宣講政策、幫干農活,晚上組織學習,與村干部一起研究制訂村級產業發展和建設規劃;房縣建立問題整改清單,實行“日總結、周報告、旬通報、月銷號”制度;張灣區74名區直單位“一把手”脫產駐村幫扶61個村,發揮資源優勢,架橋修路,整治環境,推進扶貧項目建設……
為幫助一批未喪失勞動能力的貧困群眾找到增收門路,十堰瞄準門檻低、強度小的勞動密集型產業,鼓勵企業在鄉村創辦扶貧車間,帶動附近農戶在家中創辦扶貧作坊,實現村村有產業、家家有事干、人人有奔頭。目前,該市共有181家企業(合作社)創辦村級扶貧車間235個,輻射帶動周邊數以萬計的群眾在家門口就業。
楊克松原在廣東東莞開辦鞋廠,2017年返鄉,在竹溪縣蔣家堰鎮和天寶鄉建起兩個鞋廠,共吸納200余人就業,其中半數以上為貧困人口。當地政府減免了鞋廠兩年房租共50萬元。“每天工資80元左右,不用出遠門,掙錢顧家兩不誤。”在鄖陽區柳陂鎮易家埡子村的襪業車間里,村民魏小娥熟練地操作著機器。鄖陽區則引進了浙江諸暨襪業公司,在20個鄉鎮(場)各建設一個襪業車間,配套引進襪機和成品銷售企業,形成完整產業鏈,帶動4000多名群眾增收。
近年來,十堰市還投入專項資金,升級村黨群服務中心,提升村干部待遇。同時,通過跨村交流任職、遴選優秀村副職干部就地提拔、吸引能人返鄉任職、選拔起用后備干部等方式,調整、任用一批脫貧攻堅領頭雁。對于在扶貧工作中工作不實、推進不力、履職不到位等現象,嚴肅追查處理。
為讓留守兒童、空巢老人感受到溫暖與關愛,十堰市引導激勵鄉賢、退休干部、教師和愛心人士,利用村衛生室、村委會、集體閑置房等資源,就近提供公益服務,實現幼有所育所教,老有所養所樂。
今年上半年,十堰市各級領導干部入戶走訪41.3萬戶,占全市農戶數量的60.2%。截至目前,十堰市貧困人口總數從83.3萬人減少到34.1萬人,貧困發生率從37.22%降到15.24%。
相關標簽:湖北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