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9-24 作者:佚名 來源:中國農業新聞網
以“黃河鼓魂”大型稻田鼓舞慶豐收為活動拉開序幕,在現場除設有農民文化藝術、特色農產品、旅游景區、旅游產品、民間民俗美食等展區外,還開展了“捉魚捉鱉、喜‘閱’豐收”為主題的農耕文化體驗活動,充分挖掘了原陽美麗鄉村傳統農事民俗,給游客展現鄉村豐收喜慶圖景。
近年來,原陽縣在確保傳統農業穩產增產的基礎上,大力發展優質水稻、優質蔬菜、優質花生、優質紅薯、優質小麥產業,打造了五大特色種植示范區,農民不斷實現增產增收。全縣已發展稻田養蟹、稻田養鰍等立體生態種植面積4000畝以上;推進標準化、品牌化生產,提升“原陽大米”品牌影響力。
圍繞優勢產業布局,原陽縣還大力推進特色農業發展,積極打造和培育集生態、休閑、觀光、體驗等為一體的生態旅游產業項目,農業產業不斷實現轉型升級。今年上半年全縣農業氣象光、熱、水條件總體較好,縣委、縣政府注重糧食生產,促進特色農業發展,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優良品種種植面積擴大,全縣糧食單產繼續提高。2018年夏糧播種面積105萬畝,總產量50.6萬噸,秋糧種植達89.8萬畝,預計總產量可達40萬噸。
農民豐收節作為農民的節日,原陽縣各地農民積極參與到慶豐收活動中。據介紹,此次豐收節將持續到9月26日,旨在助力脫貧攻堅、幫助群眾增收致富,做大做強原陽特色農產品品牌,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在原陽落地見效。
“下一步原陽縣將以水稻‘高質高效’示范創建為抓手,以‘稻漁共養’為特色,積極實施‘原陽大米提質增效推進工程’,強力壯大糧食特色產業。”原陽縣委書記郭力銘表示,全縣通過采取修渠引水,擴大面積;標準生產,高質高效;強化監管,穩定市場等措施,確保5年內全縣優質水稻種植規模達到20萬畝以上。
圖1為千面盤鼓稻田慶豐收。
圖2為慶豐收的農民朋友。
相關標簽:河南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