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9-19 作者:佚名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西寧9月19日電(駱曉飛、王浡)記者18日在青海省脫貧攻堅推進情況新聞發布會上獲悉,黨的十八大以來,青海省累計減少貧困人口90.7萬人,貧困發生率從2012年的26.4%下降到2017年底的8.1%,首次降到個位數。
青海省扶貧開發局副局長盛宗毅介紹,在全國范圍內,青海率先推行民政低保和扶貧標準“兩線合一”,將全省的貧困人口全部納入低保范圍;率先推行扶貧資金切塊到縣,項目審批權下放到縣,賦予貧困地區更多的自主權。此外,青海省還為基層360個鄉鎮配備了專兼職扶貧干事,使得脫貧攻堅隊伍得到有力加強。
五年來,青海省努力增強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的“造血”能力,政府先后投入資金58.73億元,保證了全省44.35萬有勞動能力貧困群眾到戶產業扶持資金,1622個貧困村互助發展資金,4024個有貧困人口行政村集體經濟扶持發展資金,39個貧困縣(市、區)縣級扶貧產業園建設引導資金,實現了四個全覆蓋。
與此同時,青海大力發展扶貧新業態,在29個縣實施電子商務進農村示范工程,在208個村實施鄉村旅游扶貧項目,全省累計實施光伏扶貧項目720兆瓦。根據省情加大生態扶貧力度,五年來累計開發生態公益性管護崗位16萬個,安排貧困戶4.7萬人,戶均年增收最高達2.16萬元;積極開發環境整治、治安管理等公益性扶貧崗位2000余個,實現勞務收入1.78億元,人均增收4200元。
盛宗毅說,產業扶貧方式更加多樣,讓貧困群眾增收渠道更加多元,青海貧困地區農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從2012年的5364元增加到2017年的9462元,年均增長11%。(完)
相關標簽:青海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