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9-18 作者:佚名 來源:經濟日報
本報記者 李琛奇 陳發明
“我們利用無土栽培技術,在一根藤上可以結上百個西紅柿果實,大概30斤左右,口感比傳統種植模式種出的果實更好。”甘肅張掖綠涵農產品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王建學指著一盆有機營養袋栽培的西紅柿說:“我們的產品內銷南方沿海城市,外銷俄羅斯等國家和地區,價格略高于普通蔬菜,但品質優良。”
近日,由全國工商聯農業產業商會、中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協會等單位和甘肅張掖市政府共同主辦的第五屆絲綢之路國際生態產業博覽會暨綠色有機產品交易會在張掖舉辦。偌大的展廳里,戈壁農業展區前的“多采光、少用水、新技術、高效益”紅色標語吸引了眾多客商駐足。
位于河西走廊的張掖市農業資源豐富,長期以來是國家重要的商品糧、瓜果蔬菜生產基地和甘肅省農產品加工循環經濟基地。特別是張掖種植的高原夏菜,80%以上向西運送到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中亞國家,向東向南運送到長三角、珠三角等地區。
為了讓當地優質農產品走向更廣闊的市場,張掖已經連續5年舉辦綠色有機農產品交易會。記者了解到,目前張掖設施農業面積已達10萬畝,從借土改良、設施栽培、無土栽培等方式不斷演進,已由最初的一代支柱斜體溫室向新型大跨度高效智能溫室、鋼架大棚、多功能連體溫室轉變發展,種植品種達35個,年新增優質高效園藝作物產品產量72.8萬噸,并探索形成了種植業、養殖業和食用菌為循環鏈條的“三元雙向”循環發展模式。
“張掖有近600萬畝耕地,土壤沒有重金屬污染,是天然的綠色有機產品生產基地。”張掖市副市長陳華介紹說,為了變資源優勢為產業優勢,張掖的現代農業投資增速高于全國、全省平均水平。2017年,全市蔬菜總產量320萬噸左右,外運量約為150萬噸。在全國建成了100多個銷售檔口,并建立了供港澳蔬菜基地,向港澳地區提供鮮食蔬菜2.3萬噸。
近年來,張掖市立足區位優勢和產業優勢,加快優質農產品“東進西出”。目前,全市已有25家果蔬種植生產加工企業獲得進出口經營資格,7家企業實現了對俄羅斯等國家和地區的進出口貿易,3家企業開展了對中亞地區的出口供貨貿易,農產品“向西走出去”的通道已基本打開。
今年以來,張掖加快向東向南推廣優質農產品,與廣西憑祥市締結為友好經貿城市,雙方形成了南北聯手、互通有無、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良好態勢,憑祥也成為此次“張交會”的主辦方之一。陳華告訴記者,今年上半年,張掖市通過廣西憑祥和新疆霍爾果斯口岸向東南亞及中亞等國家和地區出口鮮食農產品15.6萬噸,貨值達4.8億元。
相關標簽:張掖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