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9-12 作者:佚名 來源:河北日報
9月11日,河北省農業廳印發《關于優化小麥種植促進結構調整的工作方案》提出,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適度調減高耗水小麥品種,依托季節性休耕、節水穩產配套技術推廣、旱作雨養等項目的實施,大力種植強筋麥、節水麥、功能麥等特色優質麥。
今秋,河北省將實施季節性休耕200萬畝;建成以冀中南為核心的強筋小麥生產聚集區,種植強筋小麥360萬畝,良種良法覆蓋率達到100%;種植節水小麥536萬畝,累計推廣面積達到2736萬畝;種植功能小麥5萬畝。今秋全省小麥播種面積穩定在3500萬畝左右,實現傳統小麥種植結構優化和提質增效。
突出亮點大力發展強筋麥。根據自然資源條件和生產特點,優先在生產條件好、產業發展潛力大的石家莊市藁城區、趙縣、石家莊市欒城區、元氏縣、柏鄉縣、隆堯縣、任縣、寧晉縣、南和縣、沙河市、邯鄲市永年區、魏縣、大名縣、邯鄲市肥鄉區種植強筋麥,重點推廣師欒02-1、藁優2018、藁優5218、藁優5766等一批品質性狀優良、產量高、適應性強的強筋小麥品種。同時,完善產加銷利益鏈接機制,以新型規模經營主體為核心,推行統一品種、統一管理的標準化生產和統一專收、統一專儲的訂單生產,提升龍頭企業對小麥種植的帶動能力。
突出重點繼續發展節水麥。在石家莊、唐山、廊坊、保定、衡水、滄州、邢臺、邯鄲及雄安新區共67個縣(市、區),推廣冬小麥節水品種及穩產配套技術536萬畝,每個縣(市、區)品種數量按照項目面積每萬畝1個品種進行。在節水麥種植區域,扎實開展農機深松,加深耕作層,增強土壤通透性、蓄水保墑和抗旱防澇能力。推廣秸稈精細粉碎還田、精細整地、精細播種、強力鎮壓等技術,為春季減少1至2次澆水打好基礎。
突出特色示范推廣功能麥。落實省優勢特色主導產業發展項目,支持館陶縣大力發展黑小麥種植,集中建設規模化標準化生產基地5000畝,并輻射帶動周邊縣(市、區)共同發展富鉻黑小麥4萬畝。在廣平縣、柏鄉縣、石家莊市藁城區等土壤富硒地區,大力發展富硒小麥種植1萬畝。通過擴大富鉻、富硒等功能小麥種植規模,逐步實現規模化生產,延伸功能小麥深加工產業鏈條,增強市場競爭力,實現品牌化銷售。
突出休耕布局實施春季結構調整。在地下水超采區的廊坊、保定、衡水、滄州、邢臺、邯鄲等市的45個縣(市、區),組織實施2018年度200萬畝季節性休耕試點。引導農民轉變觀念,連片實施,分區域分品種探索綠肥種植模式,支持休耕季種植二月蘭、冬油菜等綠肥作物。繼續壓減非優勢產區籽粒玉米面積,適當擴大大豆種植面積。
河北省將強化政策扶持,在農田水利、科技創新、農技推廣服務、農業機械化、防災減災等方面予以資金傾斜。
相關標簽:河北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