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9-05 作者:佚名 來源:人民日報
寧夏 堅決打贏賀蘭山生態“保衛戰”(砥礪奮進六十載·塞上寧夏譜新篇)
本報記者 朱 磊 劉 峰
巍巍賀蘭,千百年來,它寬闊的臂膀阻擋著風沙與寒流,庇佑著“塞上江南”的富足美麗。
一輛輛挖掘機、運輸車轟轟隆隆駛入賀蘭山深處。
這些車輛曾經為賀蘭山蘊藏的煤炭、硅石等礦產資源而奔忙,如今的使命,則是平整修復大山。
2016年,中央第八環保督察組點名批評賀蘭山環保問題。2017年5月,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政府以不怕揭短亮丑、敢于面對擔當的堅定態度,正式打響賀蘭山生態保衛戰。
直面問題,打出政策組合拳
一提起賀蘭山環保問題,人們更多關注的是腹地礦區漫山堆積的廢渣、廢棄的廠礦建筑,以及一個個巨大的礦坑……寧夏這場保衛戰決心更大,對賀蘭山保護區內礦山企業、旅游設施、種植基地、廢棄礦點等進行拉網式排查,確定了169處整治點。
針對保護區環境綜合整治面臨的復雜性、艱巨性,寧夏打出了配套跟進政策“組合拳”:印發生態環境綜合整治推進工作方案;下發依法關停賀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工礦企業及相關設施的通告、生態環境整治技術與階段性驗收要求、財政補助政策的意見、關閉退出礦山采礦權價款退還實施意見、礦山企業礦山環境治理和生態恢復保證金提取使用意見、國有企業職工安置工作指導意見、職工就業指導意見、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及維穩工作方案等配套政策和文件,形成了支撐有力、操作性強的“1+8”政策配套體系。
按照2017、2018、2019三個年度的任務,自治區計劃共籌措資金14億元,專項支持賀蘭山環境整治。力度之猛,勢若疾風暴雨:
——自治區多個部門聯合執法,巡查、抽查、夜查結合,對保護區內的廠礦企業,不論投資多大、效益多好,不論涉及誰,不講條件、不計代價、不打折扣,拆除設施設備,一律關停退出;
——自治區國土資源廳國土資源執法監察局的46名執法監察業務骨干,常駐賀蘭山自然保護區,采取白天黑夜交叉巡查的方式,對保護區石嘴山境內83處礦點的停產停工、生活設施清理、人員遣散及房屋拆除情況進行拉網式清查;
——在整治難度較大的石嘴山市,專門成立了清理整治現場指揮部,石嘴山市與林業、國土、環保等8個廳局共同組成聯合工作組,按照“誰破壞、誰治理”的原則,屢次約見企業負責人及企業法律顧問,幫助企業算清“政策賬”“法律賬”和“經濟賬”;
……
全力攻堅,生態恢復見實效
記者來到曾經熱鬧的石嘴山市石炭井礦區,原有10萬人生產生活的煤礦基地如今只剩下棄址,路邊的草坡時隱時現。再往深處走,便不時有轟鳴的機械聲傳來。
“這是在削坡、覆土!辟R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副局長吳濤,指著面前一塊微微長出青草的坡地介紹說:“這些地方從前都是用來堆渣土的,機械整頓過后,再進行噴灌、撒草籽、覆蓋草簾固定等程序,植被就可以慢慢恢復了。”吳濤表示,保護區環境整治問題錯綜復雜,涉及職工多,還有很多露天煤礦,整改難度大,短期內能夠看到如此明顯的轉變,是各單位通力協作的成果。
今年7月30日,賀蘭山環境資源保護法庭在銀川市揭牌成立,這是寧夏成立的第一個環境資源保護法庭,將跨行政區域負責沿賀蘭山走勢南至青銅峽市、北至石嘴山市的賀蘭山區域內的環保民事、刑事、行政案件。
經過不懈努力,盤踞賀蘭山的169家礦山和其他企業目前已全部停產退出,陸續開展生態修復治理。截至今年6月,自治區財政共投入資金9.47億元,各市縣財政投入0.66億元,妥善安置職工4300余人。所有礦山開采點、渣堆場等生態治理均完成第一階段修復治理任務,其中110處通過了自治區階段性驗收,33處通過市級自查初驗,20處完成拆除整治進入生態修復階段,賀蘭山環境整治已完成總體任務的80%。
今年5月,國家環境保護督察辦公室對寧夏賀蘭山生態環境整治和修復工作給予通報肯定。通報指出:寧夏把賀蘭山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綜合整治作為全區生態文明建設的頭等大事,重拳出擊,鐵腕整治,態度堅決,政策到位,全力攻堅,取得實效。
8月19日,雨后清晨,寧夏賀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馬蓮口管護站的草木間露珠閃耀,陣陣泥土清香讓59歲的護林員邢國軍留戀不舍。不久后,邢國軍便將退休離開摯愛的工作崗位,欣慰的是,他的孫子去年加入了護林員隊伍!斑@幾年,從國家到自治區都出臺了一系列守護綠水青山的舉措,我相信賀蘭山會越來越好。”邢國軍說。
相關標簽:寧夏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