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8-31 作者:肖建隆 阮蓓 來源:中國農業新聞網
讓領頭雁飛得更穩更遠
——四川省峨眉山市探索實行村黨組織書記、村委會主任“一肩挑”紀實
肖建隆 中國農業新聞網記者 阮蓓
“以前有的村支書和主任不團結,現在一個聲音指揮、一個步調前進,工作落實又快又好。”四川省峨眉山市川主鎮黨委書記熊晚霞嘴里不停點贊的,是在該市堅持實行了15年的“一肩挑”制度。峨眉山市圍繞破解農村帶頭人“人難選、人難留、缺作為、缺活力”問題,積極探索實行村黨組織書記兼任村委會主任制度,建立健全選拔、履職、監督、退出、保障五大機制,推進基層村級帶頭人由“窄選”向“寬選”、“選出”向“選優”、“兼職”向“全職”的結構性轉變,從制度層面把村“兩委”握成“一個拳頭”,充分匯聚了推進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的強大合力。
如何選 劃定范圍+精準確認
峨眉山市地處國家4A級風景區峨眉山,改革開放后農村經濟多業態發展活躍,是上世紀90年代全國首個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原發地,農村群眾規模化發展產業起步早、氛圍濃。
產業要興旺,關鍵靠一個好的帶頭人。如何選出最優秀的“帶頭人”,把“拳頭”握得更緊?從2003年開始,峨眉山市實行村黨組織書記、村委會主任“一肩挑”制度,緊盯村情復雜、管理薄弱等軟弱村難點村,明確將實行“一肩挑”作為整頓轉化的重要抓手,全面分析摸底、逐一分析研判,科學選擇和精準確定“一肩挑”目標村。
同時,突出問題導向,明確實施范圍,逐村研判精準實施。“堅持問題導向,不搞‘一刀切’。”峨眉山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說,明確將黨組織虛化弱化邊緣化、班子內耗嚴重、干部管理缺失、村務管理混亂、集體經濟薄弱、黨群矛盾突出、利益糾葛復雜、宗族派別繁多等10類村作為實施“一肩挑”的重點村,并按照黨員群眾自愿、因地制宜的原則,結合“三分類三升級”活動,通過“全面摸排、綜合研判、一村一策”的方式,對照劃定的10類村梳理確定實施村,在每次換屆時,提前半年建立實施臺賬,因村施策精準制定選舉方案,分批推進、先易后難,確保成熟一個實施一個。
新平鄉凈安村過去曾是遠近聞名的示范村,但因村支書和主任長期不和、互相拆臺“告黑狀”,村上工作一度陷入“癱瘓”。2013年村“兩委”換屆時,原支書和主任紛紛落選,鄉鎮黨委將凈安村確定為“一肩挑”目標村,新當選村“兩委”帶頭人范成志得到群眾一致好評。2003年以來,峨眉山市先后在225個村實行了“一肩挑”,村黨組織領導地位顯著提升,軟弱渙散黨組織面貌得到整體性改善。
誰來當 嚴格標準+層層把關
“一肩挑”對干部能力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選出群眾信服、組織信任的能人?記者了解到,在多年探索實踐中,峨眉山市探索采取“正反聚焦”方式,有效把好了人選質量門檻。
一是分類設標差異選配。突出政治標準,提出講服從、講品行、講宗旨、講奉獻、講口碑“五講”要求;堅持能力標準,明確應有政治引領、推動發展、促進和諧、服務群眾、組織建設“五有”能力;實行分類定標,在項目村、產業村、偏遠村分別確定“作風過硬、公道正派、善于攻堅”“思路清晰、帶頭致富、熱心助人”“兌現承諾、勇于開拓、甘于奉獻”等具體選人標準,選出了一大批群眾公認、能力突出、組織滿意的優秀帶頭人。
二是反向定尺嚴把關口。出臺“十不選”參選條件,把不服從安排、長期不在崗、不履行黨員義務、參與群體性事件等10種行為作為負面清單,任有一種情形就取消參選資格;設定鄉鎮黨委考察和縣紀檢、組織、民政、公檢法等部門聯合政審兩道把關程序,考察和政審合格人選方能作為候選人預備人選;對參選人員競爭激烈的村,設置筆試、面試、預選3道“門檻”,提高參選資格,確保好中選優、優中選強。2017年峨眉山市村“兩委”換屆后,村黨組織書記、村民委員會主任“一肩挑”比例達到33.9%。
“競選‘一肩挑’干部,不亞于考個狀元!”高橋鎮福田村村民徐云雪對記者感慨地說。2013年村“兩委”換屆時,全村參加競選“一肩挑”的多達10名候選人,組織、政法等縣級部門聯合把好“政審關”,取消不符合參選條件人選2名,又通過組織筆試、面試和預選工作,選出了群眾認可的“一肩挑”帶頭人。
當得好 規范履職+專業培訓
選得準只是開好了頭,當得好才是關鍵。峨眉山市堅持“選優”和“訓強”并重,“強責”和“提能”并重,圍繞提升政治素質和實踐實戰能力,探索規范化履職和基地式輪訓相結合的帶頭人整體素質模式,引導“一肩挑”帶頭人“肯干事”“干好事”。
據介紹,在健全機制規范履職方面,全市建立設崗定責制度,制定村干部崗位責任清單,厘清“一肩挑”干部和村“兩委”其他干部職責和權限;完善重大事項討論決定制度,細化“一肩挑”干部執行民主集中制和“四議兩公開”的具體要求和程序,堅決防止出現“一言堂”;編印《村級組織規范化運行手冊》,從黨務、村務、財務等8個方面分門別類明確工作程序、畫出流程圖,確保有章可循、有規可守,幫助他們盡快進入角色,適應新崗位。
在定制培訓提升能力方面實施集中教育。“每年市上統一組織培訓,既加強黨性黨風黨紀教育,又根據不同村情,按區位、產業、貧富等類別差異化設置課程,同時實行上掛鍛煉,堅持結對幫帶。”符溪鎮豐收村大學生村官周燕告訴記者,當選“一肩挑”干部后,她滿懷壯志提出了一系列工作思路,但由于缺乏工作經驗,很多想法沒有落地。通過鄉鎮掛職和培訓、鄉鎮黨委書記“手把手”結對幫帶,周燕重新梳理了工作思路和措施,帶領群眾大力發展鄉村旅游,建成“豐收湖”鄉村旅游示范點,把“想法”變成了“做法”,將荒山地變成了風景區。
管得住 縣鄉共管+多方監督
村中無小事,“一肩挑”不可回避的矛盾就是權力高度集中、監督難度加大,對此,峨眉山市著力構建出全方位、多渠道的監督體系。
記者獲悉,全市每年開展村級班子運行情況分析研判,全面分析、綜合研判“一肩挑”干部履職情況,及時糾偏勘誤、強化補短;鄉鎮每年組織“一肩挑”干部向鄉鎮黨委、黨員群眾代表雙重述職,科學評價“一肩挑”干部政治素質、領導能力、工作作風、工作實績,進行考核排位,明確獎懲;針對工作執行不力、長期不履職、違紀違法等“一肩挑”干部,縣鄉聯動,采取通報批評、誡勉談話、警告、免職等方式處理“一肩挑”干部13名。
同時,立體監督強化約束。采取“村紀鎮管”,單設村紀檢小組長,由鄉鎮紀委直接管理、單獨考核,加強對“一肩挑”干部的直接監督;加強民主監督,建立健全村務監督委員會,明確五大監督權力和七大監督內容,落實監督責任,拓寬監督渠道;嚴格財務監督,執行“村財鎮管”,在鄉鎮設置財務結算中心,統一管理村級財務,村級經費須經鄉鎮分管領導審批方可開支。
“全方位監督也增加了村級事務透明度,有效預防和制約了‘一肩挑’干部武斷專行的作風和優親厚友等行為。”在勝利鎮勝利村,村民們紛紛表示,每年村集體收入達60多萬元,曾經有人對實行“一肩挑”有質疑,鄉鎮黨委書記親自坐鎮,指導建立村務監督委員會,實施“村紀鎮管”“村財鎮管”,將群眾要求公開的項目全部進行公示,解開了群眾心里的“疙瘩”。
激活力 關心激勵+退出機制
沒有活力的隊伍,就缺乏堅強的戰斗力和組織力。峨眉山市注重激發帶頭人隊伍干勁和活力,堅持多維度多層次關心激勵干部,健全退出機制,引導干部安心安業、奮發有為。
記者了解到,“一肩挑”干部經濟上實行“雙酬制”,基本報酬兼職兼薪可達2644元,績效報酬由財政按平均每年4萬元/村配套并實施差異化考核,其中50%可用于獎勵“一肩挑”干部,業績突出、考核先進者年收入可達6萬元左右;政治上暢通成長渠道,對德才優秀、貢獻突出、符合干部選拔任用條件的“一肩挑”干部擇優選錄為鄉鎮公務員、事業干部。
“傾斜式”保障給力,80%的“一肩挑”干部實現專業化,干事創業的勁頭足、效果好。桂花橋鎮新復村黨支部書記馮庭軍長期“全脫產”工作,顧不上家里,收入又低,妻子意見很大,多次讓他外出打工掙錢。實行“一肩挑”后,待遇“漲了一大截”。“現在家人支持我,干工作更有勁了!”馮庭軍對記者表示。
同時,庸下劣汰激活力。制定“六辭十停五撤”辦法,對村干部應辭職的6種情形、應停職的10種情形、應撤職5種情形作出明確規定;實行“末位淘汰制”,對因主觀不作為連續兩年在考核中排名最后的“一肩挑”干部作出免職處理;實行承諾制管理,每名干部與黨組織簽訂“如被上級黨組織免去黨內職務,自動辭去其他職務”的承諾,從制度上破解村干部“管不住、下不了”的問題。
相關標簽:峨眉山市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