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8-24 作者:佚名 來源:中國扶貧網
“這協議一簽,怎么覺得這葡萄就像是我自己種的了?就盼著收成好啊!不過她們葡萄園種植技術好,我放心的很,收成肯定好,我也要學學她們是怎么種葡萄的,以后有條件了我也來搞點葡萄種種,哈哈哈!”安徽省宣州區寒亭鎮貧困戶許世文幾句質樸的話既體現了他們對鐘衛梓一家的信任,也讓我們看到他們對未來生活充滿了希望!跟許世文一樣與綠品果園鐘衛梓簽訂產業扶貧合作協議的還有寒亭鎮的另外29名貧困戶,每人投資1-5萬元不等,參與合作經營,等到葡萄成熟時,便是收益之時。
綠品果園家庭農場位于宣州區寒亭鎮通津村,有著30畝的葡萄園,園里的葡萄種類繁多,品質優良,年年都是大豐收。葡萄園由通津村的婦聯執委鐘衛梓和她的丈夫共同創辦,丈夫負責技術種植,鐘衛梓就負責采摘和銷售。鐘衛梓自己富起來后也不忘村民,每年葡萄采摘時,她都會在附近找一些困難家庭的婦女們前來幫忙,她說:“男人們都出去打工了,咱女人也不差,在家門口上班既能增加收入又能把家照顧好!”并且村里有想要學習葡萄種植技術的,鐘衛梓一家都會無償進行指導。
今年,產業扶貧政策出臺后,寒亭鎮聯系到鐘衛梓,與她商議產業扶貧合作經營事宜,鐘衛梓立馬答應下來,她說:“幫助貧困群眾,這是好事,要是有貧困戶愿意發展葡萄種植,我還可以教他們怎么種!”
2017年以來,宣州區將創業致富帶頭人工作作為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重要舉措之一,按照“大戶帶窮戶,先富幫后富”的基本理念和“政府主導、多方參與、產業引領、精準培訓”的工作途徑,緊扣“能力培訓、孵化創業和帶動增收”三大環節,對貧困村“兩委”干部、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種養大戶、涉農企業負責人、大學生村官等從事農牧業產業,有脫貧致富帶動能力的人員進行創業意識、創業能力、扶貧帶動能力等方面培訓,激勵和引導培訓對象提升創業技能,拓寬創業渠道,提高生產經營水平,真正成為激活貧困村經濟的“催化劑”,拉動貧困群眾增收致富的“先鋒”。
經過戶申請,村審核,鄉鎮審定從9個鄉鎮13個貧困村選培了66名致富帶頭人。根據實際,共舉辦了4期創業培訓,按照 “3+7+6”模式組織實施,即3天課堂教學,7天現場教學,再加6個月的創業跟蹤服務,培訓結束后,再通過6個月的跟蹤指導,確保培訓內容在貧困村可以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真正達到“扶上馬,送一程,能帶動”的目標。參加培訓的學員年齡在30—55歲之間,思想素質好,帶動能力強,有帶動貧困戶增收脫貧的責任心和一定的創業能力及創業基礎。每位培訓人員必須帶動3戶以上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致富預計可帶動200多名貧困戶致富增收。
相關標簽:安徽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