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8-22 作者:佚名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8月22日電(記者 陳芳、胡喆)2018年覆蓋5萬個貧困村,2019年覆蓋10萬個貧困村,到2020年實現具備產業發展基礎的貧困村科技特派員科技服務全覆蓋……科技部農村科技司近日公布的信息顯示,截至2017年,全國有84.6萬名科技特派員長期活躍在農業農村一線,覆蓋全國所有縣(市、區)。
近年來,科技部堅持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推進創業式扶貧。截至2017年,科技特派員們與老鄉建立利益共同體3萬個,創辦企業1.15萬家,帶動農民增收超過1010萬戶,成為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的創新“先鋒隊”。
2017年2月26日,科技部定點扶貧縣江西省井岡山市,在全國592個國定貧困縣中率先脫貧“摘帽”;2018年7月29日江西省政府發文同意科技部定點扶貧縣永新縣脫貧退出。
科技部農村科技司負責人介紹,多年來,科技部堅持用科技創新為脫貧致富裝上大功率“發動機”,加快先進適用技術應用推廣。圍繞貧困地區特色支柱產業發展中面臨的關鍵性技術瓶頸,科技部統籌各類科技計劃項目,不斷加大新品種和先進適用技術成果的示范推廣應用,培養了江西井岡山和湖北英山茶產業、江西永新蠶桑產業、陜西佳縣紅棗產業等一批各具特色的連片規模產業。
此外,科技部等5部門還共同啟動了“邊遠貧困地區、邊疆民族地區和革命老區(三區)人才支持計劃科技人員專項計劃”,近年來累計投入經費15億元,精準輸送科技服務和創業帶動緊缺人才。
科技部副部長徐南平表示,下一步,科技部將圍繞貧困地區特色主導產業和富民產業發展,深入實施科技扶貧“百千萬”工程,加快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加強創新平臺載體建設,加大貧困地區本土科技人員培訓力度,提高貧困農民科學文化素質,讓貧困地區的老百姓掌握脫貧致富的“看家本領”、用知識“武裝頭腦”,斷掉“窮根”,增強貧困地區內生發展動力,為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奠定堅實物質基礎。
相關標簽: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