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8-14 作者:佚名 來源:中國農業新聞網-農民日報
本報訊(記者呂兵兵)日前,由于北方地區出現罕見高溫,不少海產品養殖戶遭受損失。記者在海產品養殖大省山東了解到,得益于近年來持續推進的海洋牧場建設,貫徹“從近海走向深海,從單一養殖到立體生態種養”的理念,養殖場抗風險能力顯著增強,養殖戶損失較小。
在養殖面積達4000畝的“老尹家”海洋牧場,負責人尹寶昌介紹,此番遭災的多數是淺海養殖,而海洋牧場通過發展深海養殖、立體養殖,提升了抗高溫、抗臺風能力,且產品質量更優。牧場水深普遍在25米左右,陽光照射時間短,每天可增加海參4個小時左右的吃食時間,且恒溫效果好,可推遲海參冬眠時間10-15天。牧場投放沉船38艘,形成了一個立體環境,使海參、鮑魚獲得更好的生長環境,魚類、藻類、貝類也獲得了穩定的安身之所,形成了天然的生態鏈。
據了解,山東于2014年出臺了《關于推進“海上糧倉”建設的實施意見》,提出以建設海洋牧場為平臺,推進海水養殖從岸基、灘涂、淺海向深海、遠海拓展,積極發展大型抗風浪網箱養殖、大型可移動平臺“養殖工船”綜合養殖,大力推廣藻、貝(魚)、參(鮑)生態立體養殖模式,著力培育優勢養殖產業,建設“海上糧倉”。
海洋牧場,是以修復海洋生態環境、養護海洋資源為目的的海洋人工漁場。截至2017年底,山東已建成省級以上海洋牧場55處,其中國家級21處,占全國的1/3;全省海洋牧場綜合經濟收入2100億元,居全國首位。
日前,山東又啟動實施了《山東省海洋牧場示范創建三年計劃(2018-2020年)》,探索海洋牧場建設新技術、新模式,推進海洋牧場生態化、裝備化、信息化、產業化發展,著力提升海洋牧場建設的綜合效益。目前山東已建成自升式、半潛式、漂浮式、移動式等不同類型的海洋牧場多功能平臺32處,其中投入運營的海洋牧場多功能平臺12處,在建和擬建17處。
相關標簽:山東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