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8-10 作者:佚名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成都8月10日電(記者陳。┻B日來,四川眉山市彭山區正在舉辦的葡萄節游人如織,在觀音鎮果園村大學生張籍友創辦的家庭農場里,各具特色的新品種葡萄賣得火熱。
果園村黨支部書記李永偉說,依靠農村土地制度改革,過去小農小戶的果農,現在紛紛成立了家庭農場,流轉土地進行連片規模化經營。
創業之初,張籍友想改造大棚、擴大規模,但苦于缺乏資金。作為全國農村改革第二批試驗區之一,彭山區在農村土地制度改革上率先探索!巴ㄟ^改革,土地不但順利流轉,農場還能憑土地經營權向銀行抵押貸款。”張籍友獲得郵政儲蓄銀行100萬元貸款,解了燃眉之急。如今,張籍友的家庭農場規模已經從最初的60余畝,發展到現在的150畝。
彭山區副區長王松說,彭山現在有家庭農場500多戶,當地組建了以家庭農場為基礎單元的“家庭農場聯盟”,引領家庭農場抱團發展。目前,全區葡萄種植面積超過3萬畝,每畝純收入近2萬元。葡萄種植業成為當地農民增收、鄉村振興的支柱產業之一。
過去,當地果農栽種的是傳統“巨峰”品種葡萄,近些年逐漸不能滿足消費者更多口味的需求。
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為當地果農的迫切選擇。通過積極引導果農改良品種,引進“美人指”“夏黑”“紅地球”“巨玫瑰”等30余個優質品種,許多葡萄新品種深受消費者喜愛,逐漸成為主打產品。
通過供給側改革,“彭山葡萄”的品牌開始叫響。從2012年起,彭山連續7年選送葡萄樣品參加全國葡萄學術研討會并獲獎。“彭山葡萄”2015年獲得國家地理標志產地保護稱號,被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評為綠色食品A級產品,2016年獲評農業部名優特新農產品。
返鄉創業的于朝勇皮膚黝黑,他經營的家庭農場正在探索化肥農藥減量技術。烈日當頭,于朝勇堅持在田間地頭把好灌溉、施肥等一道道關口,“誰也不能搞假!
“我們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加速推廣有機肥替代化肥、水肥一體、綠色防控、控產量提質量等標準化生產技術,提高農產品品質!迸砩絽^農牧局局長張鴻濤說。
四川省委農工委常務副主任楊秀彬表示,今年四川省委“一號文件”明確,要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進鄉村經濟建設,實施質量興農和綠色興農戰略,推進農業由“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總的目標是鄉村振興。
“土地流轉出去有租金,我又在家庭農場務工,每年能穩定收入兩三萬元!惫麍@村農民劉翠蘭說,“這樣在家門口就能就業,還能照顧老人和孩子,比出去打工強!
相關標簽: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