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8-10 作者:佚名 來源:中國農業新聞網-農民日報
開欄的話:2018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五周年。5年來,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則,秉持“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一帶一路”倡議由理念變行動,從愿景變現實,取得了豐碩成果。5年來,致力于破解全球發展難題,為完善全球治理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一帶一路”已成為廣受各方歡迎的全球公共產品,成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實踐平臺。為全面反映“一帶一路”建設5年來的進展成效,本報從今日起開設“‘一帶一路’倡議五周年”專欄,敬請關注。
本報記者 朱海洋
從十多年前的“跳出浙江發展浙江”,到搭乘“一帶一路”快車“走出去”,盡管不利因素接二連三,但浙江經濟始終承壓而行,穩中向好。浙江省發改委提供的一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浙江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1.33萬億元,同比增長8.9%,進口結構、品質持續優化和提升,其中“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市場加速拓展,上半年進出口總額達到4274.5億元。
新世紀前后,作為民營經濟大省的浙江,經過20多年的高速發展,先發優勢不再,資源約束加劇,導致大量民間資本外溢。像民營經濟發祥地溫州市,隨著當地人外出經商辦廠,在溫州之外,等于又再造了一個“新溫州”。
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多次強調,“跳出浙江發展浙江”。對此,一方面,浙江鼓勵大規模“走出去”,讓浙江民營企業加快融入全球市場;另一方面,注重高水平“引進來”,培植外商投資的沃土。而“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更是直接為浙江的開放之路添加又一強勁引擎。
為此,浙江建立了由省委書記任組長、省長任第一副組長的“一帶一路”領導小組,并由省領導牽頭設立13個對外開放相關專項小組。如何發力?浙江強化規劃指導,打造以“一區(自貿試驗區)、一港(國際樞紐港)、一網(數字貿易網)、一站(境外服務站)、一園(國際合作園)、一橋(民心連通橋)”為核心的“一帶一路”樞紐,同時,各級各部門再制訂一系列專項規劃、行動計劃和實施方案。
推進“一帶一路”倡議,平臺構建必不可少,浙江以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和積極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為龍頭,加快推進一批開放試驗示范區建設,提升各類平臺開放水平,構筑一流國際化營商環境,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由此,一大批富有新動能的大平臺得以脫穎而出。
去年9月,寧波“一帶一路”建設綜合試驗區獲批設立,當地的目標很明確,就是要打造成為樞紐型城市。
記者從寧波舟山港了解到,該港貨物吞吐量連續9年全球第一。自去年以來,“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友好港增至20個,國際航線升至197條,其中,穿山集裝箱碼頭新開辟“一帶一路”國際航線16條,成為全球第三個“千萬級”集裝箱單體碼頭。
義烏是享譽全球的“世界小商品之都”,早在2014年,首趟“義新歐”中歐班列(義烏-馬德里)即從義烏發車。依托這里獨特的資源稟賦和市場優勢,3年多來,“義新歐”中歐班列已開通至中亞、西班牙、伊朗、阿富汗、俄羅斯等9個方向的國際貨運班列。
為了提高“一帶一路”的供給效率,近年來,海港、鐵路、航空、保稅和郵政五大口岸平臺在義烏相繼建成,功能不斷提升。尤其是物流方面,在傳統公路零擔物流的基礎上,義烏市還引進跨境物流、快遞物流、冷鏈物流、智能物流、倉配物流、多式聯運、無車承運人等新模式和新技術,世界貨地和義烏碼頭效應得以進一步顯現。
談起新型貿易,跨境電商在浙江恐怕最為惹眼。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浙江跨境電商零售出口額和進口額同比分別增長56.0%和84.4%,寧波跨境進口交易量躍居全國首位。下一步,浙江將共同推動世界電子貿易平臺建設,發揮跨境電商和“互聯網+”優勢,強化國際貿易創新,打造“數字絲綢之路”重要樞紐。
記者關注到,除了工業企業在“一帶一路”上的角逐外,農業元素也成為另一亮點。作為“世界絲綢之源”,這張名片為湖州市參與國家“一帶一路”建設提供了紐帶。如今,該市正打造集絲綢產業、歷史遺存、生態旅游于一體的湖州絲綢小鎮,力爭成為“東方絲綢之都”的核心展示區。舟山國家遠洋漁業基地,則加快推進與馬達加斯加、莫桑比克等葡語系國家過洋性遠洋漁業的合作項目。未來3年內,遠洋漁業生產量有望達到60萬噸、遠洋水產品進關量達到100萬噸。
據了解,今后浙江將進一步聚焦“一帶一路”樞紐建設,更高質量地打造高能級的開放平臺。同時,全面深化對外開放領域“最多跑一次”改革,以打造一流營商環境。像今年,整體通關時間已壓縮1/3,到2020年再壓縮1/3以上。未來,按照“數字政府”“數字發改”等總體要求,浙江還將加快建成專項業務數字化系統,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多元化、可視化、動態化的大數據服務。
相關標簽:浙江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