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8-06 作者:郜晉亮 來源:中國農業新聞網——農民日報
中國農業新聞網訊(記者郜晉亮)日前,記者從青海省生態畜牧業建設十周年總結大會上獲悉,經過10年的艱辛探索與實踐,青海省堅持以組建生態畜牧業合作社為切入點,合理利用草地資源為基礎,轉變生產經營方式為核心,建立草畜平衡機制為手段,從機制體制上創出了一條草食畜牧業可持續發展的路子。
多年來,青海堅持轉變畜牧業發展方式為主線,以創新生態畜牧業發展機制為重點,以實現草原保護、牧業增效和牧民增收為目標,生態畜牧業的發展,實現了產業發展、生態保護、牧民增收的多贏,也成為了踐行生態優先的綠色品牌。
2008年,青海在牧區6州的7個純牧業村開展生態畜牧業試點;2012年,883個純牧業村生態畜牧業合作社全覆蓋,以梅隴生態畜牧業合作社為代表的建設經驗初步形成;2014年,農業部批準青海為“全國草地生態畜牧業試驗區”;2018年,重點建設的100個生態畜牧業股份合作制合作社基本完成股份改造任務,青海生態畜牧業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并取得了實質性進展。
據了解,目前,青海省生態畜牧業合作社數量達到961個,實現了牧區和半農半牧區全覆蓋,牧戶入社率達到72.5%,牲畜整合率達到67.8%,草場整合率達到66.9%,并培育了海西梅隴和哈西娃、黃南拉格日、果洛崗龍等一大批發展典型。
2017年,青海省100個生態畜牧業股份合作制合作社社員人均收入達11856元,比牧區6州農牧民平均水平高2394元,高出25.3%。生態畜牧業示范村牧民人均純收入從2013年的7291元提高到2017年的8876元,平均增速為12.5%。
相關標簽:青海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