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7-31 作者:佚名 來源:山西省農民報
記者從山西省農科院獲悉,由該院玉米研究所首創的 “十字形宏觀土地托管模式架構”經召開研討會專家論證,開始在全省全面推廣。該模式是我省農業生產全產業鏈托管的有益探索,走在了全國農業生產組織方式改革的前列。
隨著中國農業現代化的快速發展,傳統小農戶農業生產組織方式已經不再適應新時期發展要求,新型經營主體和適度規模經營成為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的重要引領力量。2017年以來,省農科院玉米研究所通過調查研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在現實運行過程中的利弊,總結出“十字形宏觀土地托管模式架構”。該模式就是通過建立橫向的農業生產托管聯盟與縱向的省縣鄉村四級聯合社,構建一個全面系統的十字形托管模式,宏觀上將省縣鄉村合作社聯合起來,形成一個強有力的組織保障,再通過“增益型、套餐式”微觀的農業生產托管服務模式,將農業生產全產業鏈上、中、下游各方整合到村級合作社,再將各方的優惠政策整合到一起,通過提高糧價這一抓手讓農戶感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從而吸引更多的農戶將土地托管到合作社,最終實現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的有機銜接。該模式在山陰、平遙等地的實踐證明:在不改變土地承包權、經營權的情況下,農民專業合作社抱團作戰,規模化經營,實現農資集中采購、農機連片作業、統一銷售糧食等方式,不僅能夠有效解決當前農戶“種什么”“怎么種”“怎么賣”等問題,而且還為將來農村“空心化”之后解決“誰來種地”的問題提供了新思路。
省農科院副院長王娟玲認為,“十字形”高效農業生產托管模式為我省農產品走向規模化、機械化、產業化發展道路提供了一個可復制、可推廣的經營模式,在發展現代農業、促進資源合理流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同時,通過生產組織方式的改革創新,擴大農業社會化服務規模,提高科技成果轉化力度,帶動引領本地農業實現規模化經營、科學化種植,從而實現農業節本增效和農民增收,為新時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發展現代農業貢獻了山西智慧,為全國農業生產經營提供了一條可復制的高效化模式。
相關標簽:山西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