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7-31 作者:佚名 來源:中國農業新聞網-農民日報
本報記者劉久鋒
“通過農業大數據融合工作的推進,我們發現大數據平臺對農產品管好、賣好、利益機制鏈接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為農業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信息支持和技術保障。”這是近日召開的貴州省大數據與農業融合發展工作推進會上,貴州省遵義市播州區農牧局局長馬富良的發言。
如今,在貴州廣大農村,大數據技術的運用,讓產業發展有了“新標準”、產品銷售有了“快車道”、鄉村景區有了“指揮部”……讓農村發展有了“智慧眼”、鄉村振興有了“智慧芯”。
“大數據信息技術與農業深度融合之后,會變革農業的管理方式、生產方式以及經營方式,讓我們的決策部門在農產品生產過程中決策更有依據,讓管理措施更科學合理和有效,改變過去依靠傳統經驗判斷的管理模式,是我們現代農業的發展方向。”中國工程院院士趙春江說。趙春江認為,大數據作為貴州省驅動發展戰略,在農業領域也實現了深度的融合與發展,在鄉村振興發展戰略的實施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喝了這么多年的茶,用這么高科技的手段去茶園里面參觀,還是第一次。”5月7日,在遵義市湄潭縣2018中國·貴州國際茶文化節暨茶產業博覽會現場,重慶茶葉愛好者李慶通過手機體驗了一把通過實時視頻畫面參觀湄潭沁園春茶業公司“私人訂制”的茶園。
茶客通過網絡參觀茶園,并下單訂制私人茶園,茶農們便知道要種什么樣的茶、種多少茶。在湄潭縣興隆鎮大山村茶農黎時勇看來,這是一件神奇的事:“公司加上互聯網,種茶、制茶不再盲目生產,也不怕賣不出去,看到茶園景色好,有些人還會專門跑來游玩。”
“把電子眼和大數據技術應用于茶葉生產加工之中,不僅有利于管理,提升茶葉質量安全,還能讓廣大消費者參與、監督生產過程,提高對產品的信任度。”湄潭沁園春茶業有限公司的董事長趙吉偉表示,“私人訂制”正在改變特色農產品傳統產銷模式,這種生產方式,一畝茶葉能賣到5000元以上,比傳統茶農單賣茶青的方式要增收1000元以上。
這種采取大數據訂單模式生產農產品的企業在貴州不止一家,貴安新區貴澳農業產業園利用“云上農場”大數據推出“私人訂制”服務,客戶在家中可通過手機APP對選購的果蔬產品進行遠程施肥、澆水操控,成熟后直接配送到家,足不出戶就能吃到親手種植的新鮮果蔬。
“大數據融合發展,對我們貴州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的發展尤其重要,大數據可以用在農業領域的產前、產中、產后各個階段,來提升農業生產的效率,促進農村的發展,為農民的增收提供支持。”據貴州省農委主任助理諸云強介紹。
“當實時采集到的數據經過系統研判后,偏離我們設定的適合獼猴桃生長環境的參照范圍時,它就會發出預警。比如,土壤濕度偏低,技術人員可以直接通過手機APP或者電腦來設定自動噴灌。”在水城縣米籮鎮貴州潤永恒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獼猴桃基地的監控室中,浙江托普云農技術有限公司技術經理楊明明指著監控后臺向記者介紹。
而在貴州省的修文縣,這里的每個獼猴桃都有一個屬于自己的“身份證”——二維碼。消費者只要用手機掃描一下,就可以顯示出產地在哪兒、園主是誰、田間管理、采摘時間、出庫時間等信息,全程跟蹤,全程溯源,獼猴桃的“前世今生”盡顯眼前。
大數據技術在農村應用帶來的新業態,正積極推動農業經營由“種什么賣什么”向“要什么種什么”的轉變,用“要什么”倒逼“種什么”,催生了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新標準”。
位于六盤水市六枝特區落別鄉的云上六枝運營中心,大廳內幾塊LED大屏幕實時顯示著全區各農業園區、景區的實施監控畫面及農產品銷售情況分析數據。一旁擺放的巖腳面、郎岱醬等特色農產品,吸引游客駐足了解。
中心負責人介紹,運營中心的生態農業云平臺對六枝耕地、種植、養殖、需求、交易等數據進行收集、展示和發布。通過數據分析,科學指導當地農業生產,讓種養殖戶知道市場的需求和產品種類,實現訂單式種養殖,避免多種、少種、亂種、誤種等。
為適應六枝特區及落別鄉發展山地旅游、山地特色農產品、山地高效農業的需要,云上六枝運營中心還設立了特色農產品交易中心。這里集合了六盤水各縣區特色農產品485種,通過智慧電商云平臺,就有300多種本地農特產品在線銷售。
“看到我們家鄉的辣椒產品在網上賣得好,我很高興,我們家也在種辣椒。”在云上六枝運營中心做管理員的鐘明來自六枝特區牛場鄉大箐村,“牛場辣椒”被評為國家地理標志性產品后,已成為鐘明家鄉的一張名片。
“加快大數據與鄉村振興的融合,為鄉村振興的推進裝上‘智慧芯’,用貴州在大數據產業上的優勢,破解鄉村建設中的困難和不足,推動兩者在融合中發生巨變,實現貴州鄉村振興的提質加速。”貴州省農委主任袁家榆說。
相關標簽:貴州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