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7-07 作者:佚名 來源:鎮遠網
許加軍的鴿場環境
許加軍夫婦正在為鴿子準備食物
剛剛孵化的鴿子幼崽
何興金正在清理鴿子孵化用的墊片
鴿場內的種鴿
鴿子正在吃食
近日,筆者一行驅車來到鎮遠縣蕉溪鎮猛溪村三門灘自然寨,只見一片盛開的荷花田里坐落著一棟廠棚,不時傳來陣陣悅耳的鴿鳴聲。
“這就是我的鴿場了,現在愛人正在里面給鴿子喂食呢。”鴿場的主人許加軍熱情地介紹說。
許加軍就是三門灘本地人,1997年初中畢業后就外出務工,2008年返回家鄉后便沒有再外出務工,而是就近在青酒集團找了份工作。后來,因為機緣巧合,與朋友合伙創業,在鎮遠縣青溪鎮辦起了養鴿廠,從那時開始便與養鴿結下了情緣。
2013年初,因為地方政府建設開發,養鴿的場地被征用了,其他幾個合伙人也放棄養鴿,但在許加軍心里一直懷揣著養鴿的想法。2013年8月,他不顧家人的反對,拿著分到的股金和多年的積蓄近30萬元,在家鄉投資興辦起了養鴿場。
“當時真的很反對他把所有的錢都投進去養鴿,風險太大了,萬一搞不好,兩個人辛辛苦苦賺的錢都全打水漂了。”許加軍的愛人何興金回憶起當時的想法還是夾著著些許埋怨。當時,她一心想著兩個人一起外出務工,沒有任何風險,還有穩定的工資收入。
“我就是打工打煩了,上班累、不自由,工資又不是很高。”許加軍說。前期與朋友合伙創業,再加上自己的不斷學習,積累了豐富的養鴿經驗和成熟的養殖技術。同時,養鴿的市場前景好、利潤高,既自由,又方便照顧家里,比外出務工強。
因為拗不過丈夫對養鴿的執著,何興金也放棄了外出務工,留在家鄉與丈夫共同打拼養鴿事業。
“剛開始,我是從上一個養鴿場留帶回部分種鴿,經過4年的精心培育,2017年鴿場達到了滿棚。”許加軍介紹說。目前,鴿場存欄4000羽,年出欄7000羽,年均可實現毛收入17萬余元。
“因為我們都是堅持用玉米喂養,鴿子的肉質很好,所以基本上都是老客戶直接訂購。”許加軍介紹說。三門灘自然環境好,養出來的鴿子成活率高,而鴿子糞便又可以作為荷花的肥料,實現了一舉多得的農業循環經濟。
如今,鴿場經營已經步入正軌,平時都是愛人在鴿場照料,自己則又在周邊做起了水電安裝,還與貴陽銀行合作辦起了農村金融服務站,一家人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我還準備擴大養殖規模,再建一個1500對的鴿棚,同時帶動周邊父老鄉親的就業創業。”許加軍信心滿滿地說。養鴿成本低,周期短,見效快,很適合在農村發展庭院養殖。下一步,他將為周邊有養鴿意愿的村民免費傳授鴿子養殖技術,帶領大家共同走上致富路。
相關標簽: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