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6-19 作者:佚名 來源:新華社
6月17日拍攝的古城鎮移民新村(無人機拍攝)。洛南縣從實際出發,對高寒山區群眾實行易地扶貧搬遷,讓深山群眾進城入鎮。
6月17日,麻坪鎮陳臺村苦參種植戶收工回家。該鎮是全縣中草藥苦參的重點種植鎮,種植面積達3000多畝。
行人在洛南縣古城鎮周嶺村的朝天椒生產基地參觀(6月5日攝)。洛南縣利用環境優勢,發展3萬畝朝天椒產業,助力脫貧攻堅。
6月17日,寺耳鎮陽光美農食用菌專業合作社社員羅懷英(右)在收獲香菇。該合作社年產香菇等食用菌100萬袋,帶動318戶貧困戶增收。
6月16日,高耀鎮里龍村曹克斌在洛南中蜂文化產業脫貧示范基地整理蜂巢,他每天的務工收入為90元。
6月17日,巡檢鎮黑彰村村民在中草藥北五味子基地除草。全鎮發展以北五味子為主導的中藥材產業基地5000畝,帶動群眾穩定脫貧。
6月17日,麻坪鎮陳臺村62歲的祝蟬娃在自家的黃花菜地里勞作。目前洛南縣黃花菜種植1萬畝,其中貧困戶種植4500畝,帶動貧困戶2100戶。
地處秦嶺深處的陜西省洛南縣以產業扶貧為重點,通過發展壯大合作社和龍頭企業,引導貧困戶發展特色產業,把財政扶貧資金以“撥改貸”方式注入合作社,依托農業龍頭企業,推廣“政府+企業(合作社、產業大戶)+貧困戶”扶貧模式,通過“土地入股、入股分紅、入社打工、產品加工”等方式,帶動8300余戶貧困戶依托產業增收致富,實現產業融合發展。
洛南縣還建立產業脫貧技術服務平臺,集中培訓貧困戶,培育職業農民、科技示范戶,組建種植業、養殖業、特色產業等技術服務小分隊,覆蓋到戶到產業。堅持做大做強烤煙、核桃、生豬等傳統產業,發展養蜂、養兔、油葵種植等特色產業,推動當地農業和旅游、農產品加工業等產業融合發展。
2017年,全縣實現8個村2752戶10537人脫貧摘帽。新華社記者 陶明 攝
相關標簽:陜西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